本報記者 王 銘 基層是社會治理的最前沿,是“中國之治”的根基,。自去年2月以來,,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瑯塘鎮(zhèn)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群眾自治制度,推出“瑯塘星”基層治理模式——在黨組織的引領下,,成立“瑯塘星”志愿服務隊,,發(fā)揮他們地熟、人熟,、事熟的優(yōu)勢,,將服務點精準對接群眾需求點,,巧解群眾急難愁盼,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和群眾幸福感,,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志愿服務、干群一體,、共治共享”的新路,。今年,瑯塘鎮(zhèn)被湖南省民政廳確認為全省基層治理創(chuàng)新實驗單位,。 黨建引領 在基層治理中唱主角 瑯塘鎮(zhèn)位于婁底,、益陽、懷化三市交界處,,總人口8.2萬余人,。如何破解基層治理資源下沉不夠、力量分散,、人員不足等難題,,鎮(zhèn)、村(社區(qū))兩級黨組織形成共識——“不守攤子,,要緊緊依靠群眾的力量團結奮斗”,。 “在瑯塘鎮(zhèn),如果你是一名黨員干部,,那肯定還有‘瑯塘星’志愿者這個新身份,。”瑯塘鎮(zhèn)黨委書記劉鑫介紹說,,2022年以來,,黨員干部全部加入志愿者隊伍,27個村(社區(qū))黨支部書記擔任各村(社區(qū))志愿服務隊隊長,,將基層黨組織建在隊上,,發(fā)揮黨組織功能,引導身邊人服務身邊事,,將群眾力量匯聚到基層治理上來,。 去年2月,得知每個村(社區(qū))黨組織將建立一支“瑯塘星”志愿服務隊的消息后,,蘇新社區(qū)居民夏增翼立刻報了名。夏增翼說,,成為“瑯塘星”志愿者后,,他利用閑暇時間參與治安巡邏、全民清掃等志愿服務活動,,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強烈的歸屬感中找到了實現人生價值的新途徑。 去年11月27日深夜,17歲的小夏陷在河灘泥沼中無法掙脫,,情況十分危急,。接到群眾發(fā)出的求助信息后,夏增翼和十多名志愿者攜帶木板,、繩子等工具奔赴現場,,迅速搭建救援通道,撐住小夏的上半身,,徒手刨開其身邊淤泥,,齊心協(xié)力幫助小夏脫離了險境。 一束光照亮另一束光,,一把火點燃另一把火,。通過黨員干部示范帶頭,全鎮(zhèn)志愿者從最初的130多人發(fā)展到6892 人,,還吸引新鄉(xiāng)賢346名,。如今,這7238名“瑯塘星”在基層治理中唱主角,,圍繞政策宣講,、安全巡查、矛盾調處,、環(huán)境保護,、幫困解難、衛(wèi)生清潔,、文明創(chuàng)建,、平安建設等8個方面開展工作,參與打造人居環(huán)境整治提升九法,、星星點燈公益計劃,、家情家事檔案館等品牌服務項目,形成“大事眾為,、好壞同評,、事事共管”的治理新格局。 回應關切 在服務群眾中解難題 志愿者的加入讓瑯塘鎮(zhèn)群防群治,、解難解愁有了扎實基礎,。去年,新化縣夏秋連旱,。龍灣村“兩委”組織人員對全村水質好,、有重啟價值的廢棄水井進行摸底統(tǒng)計,村民志愿者戴均初自發(fā)組織掏井隊,,歷時一個多月對廢棄多年的49口老井清理淤泥雜草,、修繕修復消毒,,讓老井又流出了清涼的井水,解決了當地2300余名群眾的飲水難問題,。 “我們不能等靠要,,要自己主動想辦法,靠自己的雙手來解決問題,?!贝骶跽f,以前做志愿服務有局限性,,現在全鎮(zhèn)都推廣開來,,有機制、有平臺,、有身份,,穿上“紅馬甲”后讓村民有了信任感,讓其他群眾從看著干到幫著干再到現在的主動干,。 瑯塘鎮(zhèn)鎮(zhèn)長劉鐵輝說,,正是這群志愿者堅持摸準群眾訴求“主動脈”,暢通實踐服務“微循環(huán)”,,將群眾內生動力作為最大資產,,將群眾幸福指數作為為民服務的檢驗標尺,不僅為基層減“包袱”,,更讓群眾得實惠,。截至目前,“瑯塘星”志愿服務隊已提供服務 3.1萬余次,,排查信息 7000余條,,結對幫扶“一老一小”等特殊困難群眾476人。 道路有安全隱患,、辦不了房產證,、耕地被毀……在瑯塘鎮(zhèn)的“瑯塘星”數字管理后臺,可以清楚地看到群眾反映的這些問題以及處理情況?,樚伶?zhèn)域面積127平方千米,,有不少群眾住在山區(qū),他們反映問題,、尋求幫助的成本相對較高?,樚伶?zhèn)黨委瞄準解決基層矛盾“聽不見、看不透,、管不著”的問題,,以“瑯塘星”微信公眾平臺為基礎,推行“部門曬單,、群眾點單,、黨委派單、當事人評單”的“四單模式”,,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劉鑫介紹,瑯塘鎮(zhèn)通過把群眾訴求連在線上,、管在線下,,構建問題發(fā)現、處理,、評價閉環(huán),,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深入“作業(yè)面”,當好“施工員”,,讓群眾足不出戶便可表達訴求,、掌握處理進度并反饋評價。 禮遇激勵 在濃厚氛圍中樹新風 干部群眾齊參與,,帶動鄉(xiāng)風文明新風尚,。今年1月13日,在瑯塘鎮(zhèn)召開的2022年度“瑯塘星”總結表彰大會暨致敬典禮上,,龍鳳村60歲的村民邱田軍,,憑借97個積分,被授予“年度志愿之星”的榮譽稱號,。 邱田軍是村里的能人,,夫妻倆養(yǎng)豬、養(yǎng)魚,、養(yǎng)蜜蜂,。他利用理發(fā)手藝和水電修理技能,每月上門免費為老人和行動不便的村民理發(fā),,誰家的燈泡壞了,、線路斷了、水管裂了,,他都會上門幫忙,。 “老有人問我收不收費,我告訴他們,,你和我談錢,,下次我就不來了?!鼻裉镘娬f,,很多人說他現在是鎮(zhèn)里的“明星”,但他覺得自己只是個普通人,,“小時候,,父親就跟我說,,一個對人真誠、孝敬老人的人,,一定會得到大家的認可,。” 為了推動志愿服務可持續(xù)發(fā)展,,瑯塘鎮(zhèn)整合資源給志愿者“禮遇+榮譽+激勵”,。在“瑯塘星”微信公眾號上定期發(fā)布“最美家庭”“最清潔戶”評選結果等,實行“日積分,、月表彰,、年兌換”的積分制管理,評選出“年度志愿之星”和“年度黨建先鋒號”,。對優(yōu)秀志愿者擇優(yōu)推薦為公益崗位,、村級后備干部等人選。 如今,,在瑯塘鎮(zhèn),,向上向善氛圍愈加濃厚,“人人崇尚志愿者,,個個爭當瑯塘星”正成為新的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