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習近平李強趙樂際王滬寧韓正蔡奇丁薛祥李希等在主席臺就座
栗戰(zhàn)書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聽取和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聽取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7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和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聽取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
習近平,、李強、趙樂際,、王滬寧,、韓正、蔡奇,、丁薛祥,、李希等出席會議。
會議應出席代表2977人,,出席2943人,,缺席34人,,出席人數符合法定人數。
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執(zhí)行主席李鴻忠主持會議,。
3月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新華社記者 岳月偉 攝
受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托,,栗戰(zhàn)書委員長向大會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栗戰(zhàn)書在報告中指出,,過去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大常委會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堅持高質量做好立法工作,制定法律5件,,修改法律9件,,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4件,作出法律解釋1件,;堅持高質量做好監(jiān)督工作,,檢查5件法律的實施情況,聽取審議23個監(jiān)督工作報告,,開展專題詢問,,進行8項專題調研;堅持高質量做好代表工作,,辦理代表議案487件,、建議9349件,共有100多人次代表參與常委會,、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的工作;堅持高質量做好外事工作,;依法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393人次,,圓滿完成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任務。
栗戰(zhàn)書在報告中說,,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五年任期,,正逢黨和國家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的偉大歷史變革時期。常委會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確方向,緊跟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緊貼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緊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求,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緊緊依靠全體代表,,依法行使立法權、監(jiān)督權,、決定權,、任免權,切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職責,,努力做到不負黨中央重托,、不負人民期望的莊嚴承諾。
栗戰(zhàn)書在報告中說,,五年來,,通過憲法修正案,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作出法律解釋、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決議53件,,已經審議尚未通過的法律案,、決定案19件;聽取審議182個監(jiān)督工作報告和其他報告,,檢查30件法律和決定實施情況,,開展11次專題詢問、33項專題調研,;2282件代表議案,、43750件代表建議已全部辦理完畢,代表對議案建議辦理工作滿意度達到98%,;決定批準或者加入條約和重要協定36項,;依法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1515人次,。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全面貫徹實施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二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良法促進發(fā)展,、保障善治;三是用好憲法賦予人大的監(jiān)督權,,實行正確監(jiān)督,、有效監(jiān)督,、依法監(jiān)督;四是發(fā)揮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五是發(fā)揮人大對外交往優(yōu)勢,,服務黨和國家外交大局,;六是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切實加強常委會自身建設,。
栗戰(zhàn)書在報告中說,,五年的實踐,進一步深化了我們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科學內涵,、基本特征和本質要求的認識,,這就是: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必須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必須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堅持憲法確立的國家根本任務,、發(fā)展道路、奮斗目標,。
在對今后一年工作的建議中,,栗戰(zhàn)書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常委會工作一是做好憲法實施和立法工作,;二是增強人大監(jiān)督實效;三是提升代表工作水平,;四是做好人大對外交往,;五是加強常委會自身建設。
3月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受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托,栗戰(zhàn)書委員長向大會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指出,,2022年,全國法院各項工作穩(wěn)中有進,。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8547件,,審結13785件;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370.4萬件,審結,、執(zhí)結3081萬件,,結案標的額9.9萬億元。
周強在報告中表示,,五年來,,最高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推動人民法院工作實現新變革新發(fā)展,。一是堅決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二是依法服務構建新發(fā)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fā)展,;三是堅持走好中國特色司法為民之路,;四是堅決守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五是司法體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六是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法院鐵軍,。
在報告中,周強從5個方面對2023年工作提出建議: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更好統籌發(fā)展和安全,依法服務高水平安全和高質量發(fā)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扎實推進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院,,加強法院隊伍建設。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在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指出,,五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jiān)督下,,最高人民檢察院創(chuàng)新構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新格局,,踐行人民至上,能動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法律監(jiān)督職責,,人民檢察事業(yè)實現新的跨越發(fā)展,。2018年至2022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各類案件1733.6萬件,,比前五年上升40%,。與2018年相比,2022年受理審查起訴案件上升2.8%,,辦理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分別上升1.5倍,、3.3倍和72.6%,。
在報告中,張軍從6個方面回顧過去五年工作:一是維護安全穩(wěn)定,,以能動檢察助力中國之治,;二是聚焦服務大局,以能動檢察促推高質量發(fā)展,;三是堅持司法為民,,以能動檢察保障民生福祉;四是加強訴訟監(jiān)督,,以能動檢察維護司法公正,;五是拓展公益訴訟,以能動檢察守護公共利益,;六是堅持從嚴治檢,,以能動檢察錘煉過硬隊伍。
張軍在報告中對2023年工作提出建議:一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二是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三是充分運用法治力量服務高質量發(fā)展;四是提升法律監(jiān)督能力,;五是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六是建設堪當重任的檢察鐵軍。
3月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新華社記者 金皓原 攝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請審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指出,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對深化機構改革作出重要部署,。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同意將其中涉及國務院機構改革的內容提交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F將根據《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形成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
受國務院委托,,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肖捷作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肖捷在說明中指出,國務院機構改革作為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重點是加強科學技術,、金融監(jiān)管、數據管理,、鄉(xiāng)村振興,、知識產權、老齡工作等重點領域的機構職責優(yōu)化和調整,,轉變政府職能,,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的具體內容如下: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組建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深化地方金融監(jiān)管體制改革;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統籌推進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改革,;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加強金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統一規(guī)范管理,;組建國家數據局,;優(yōu)化農業(yè)農村部職責;完善老齡工作體制,;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國家信訪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精減中央國家機關人員編制,。按照上述方案調整后,,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仍為26個,。
大會執(zhí)行主席王寧,、劉藝良、劉寧,、李秀領,、陳剛、鄭柵潔,、倪岳峰,、景俊海、樓陽生在主席臺執(zhí)行主席席就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