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祝 闖
“工資4500元到6000元,,提供住宿,,有愿意去的嗎……”
2月24日,浙江省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長劉偉英和同事們將剛收集來的用工信息告訴給站里的滯留人員,。她說:“疫情期間,,站里受助人員中有部分務工不著的外來人員,現(xiàn)在正值杭州復工復產(chǎn)階段,,我們收集了些用工信息,,希望幫助他們盡快找到工作?!?/span>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杭州市救助管理站成了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可以吃飽、穿暖,、睡好的落腳地,。在這里,為那些有務工能力的受助人員找工作,,只是救助管理站延伸服務的其中之一,。
殊不知,為了抗擊疫情,,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全站時刻謹記“生命重于泰山”,。按照“外防輸入、內(nèi)防擴散”原則,,在這場抗擊疫情的阻擊戰(zhàn)中,,竭盡全力保障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和干部職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舉措力保站內(nèi)“零感染”
“疫情期間到我們這里求助的,,多數(shù)來自疫情重點地區(qū),,我們要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更要確保他們遠離新冠肺炎病毒,?!闭f出這番話的是杭州市救助管理站黨支部書記、站長魏廉,,今年58歲的他曾是一名老兵,。在他看來,抗擊疫情全國一盤棋,,救助管理站就是他的陣地,,守好陣地就是要確保站內(nèi)職工和受助人員“零感染”。
面對疫情,,他信心十足地說:“疫情并不可怕,,只要我們聽黨指揮、顧大局,、講原則,、盡職責、甘奉獻,,定能無往而不勝,?!?/span>
自信源于實干。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魏廉的帶領下,,杭州市救助管理站迅速召開專題會議統(tǒng)一思想,隨即啟動應急預案,,成立站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并結合當下實際情況拿出了杭州市救助管理站阻擊疫情、行之有效的五條措施,。
“我們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通過這五條措施我們能夠切實有效地做到‘外防輸入,內(nèi)防擴散’,,從而確保受助人員可以安心待在站里,。”魏廉詳細介紹了這五條措施:
第一條,,優(yōu)化疫情防控救助流程,。根據(jù)求助人員身體健康狀況,實行分類分區(qū)救助,,將體溫測量關口前移,,對所有進站求助人員均實行“一戴口罩二測體溫三詢問”。
第二條,,開展軌跡排查,。聯(lián)動所在街道派出所,對前來求助的人員開展入站前14天流動軌跡排查,,核實近期有無疫情重點區(qū)流動史和人員接觸史,。
第三條,加強站內(nèi)觀察,。設立新入站人員觀察室,、臨時觀察室,對新入站和曾有疫情重點地區(qū)接觸,、但身體健康的人員實行保護性監(jiān)測,,由醫(yī)務小組每天至少兩次測量體溫、詢問交流,,做好跟蹤記錄,。
第四條,加強防護宣傳教育,。在站內(nèi)開展全面清潔衛(wèi)生的基礎上,,對重點區(qū)域進行重點清潔、消毒。在職工和受助人員中組織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講和“疫情防治知識”測試,,進行心理疏導關懷,,在引導正確認識疫情的同時,提高對疫情的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
第五條,,開展延伸救助服務。主動出擊,,走上街頭開展疫情宣傳,勸導流浪人員做好防疫,,減少暴露感染風險,,發(fā)放口罩、救助引導卡,、食品等,。
單絲不成線,孤木難成林,?!霸谶@個特殊時期,部門協(xié)作很緊要,,溝通很關鍵,。”魏廉說,,“我們積極與公安,、衛(wèi)健等相關部門和轄區(qū)街道溝通協(xié)調(diào),由護送單位先行送求助者到醫(yī)院檢查,,無新冠肺炎等相關癥狀的再送救助管理站,。這無異于為站內(nèi)‘零感染’前置了一個‘保險杠’?!?/span>
多方保障為了受助人員
“挺安全,,也挺溫暖,這里就像家一樣,,沒想到救助管理站這么好,。”在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內(nèi)生活了半個多月的受助人員小陳(化名)很是感激,。
三個月前,,小陳從湖北老家來杭找工作,疫情發(fā)生后,,因為種種原因找不到工作,,以致后來連吃住都成了問題。“用‘身心俱疲,、無依無靠’來形容當時我的狀態(tài)再合適不過了,。”小陳說,,“直到來到杭州市救助管理站,,我才睡了個安穩(wěn)覺?!?/span>
小陳能夠得到及時,、妥善的救助得益于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疫情防控舉措的第一時間有效落地。
聞令而動,,把責任扛在肩上,。“我們站防控疫情五條舉措明確后,,全站迅速抓實抓細抓落實,。”劉偉英表示,,為了幫助像小陳這樣滯留的受助人員,,我們一方面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和健康,另一方面幫助他們克服因滯留而產(chǎn)生的焦慮,、壓抑等情緒,。
為了讓因疫情滯留的受助人員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都能得到有效保障,,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在堅持全力抗擊疫情的基礎上,,還在救助管理服務精細化上花了心思,下了功夫,。
為受助人員更換防護口罩,、至少兩次監(jiān)測體溫,給房間進行消毒,、通風,,保證食材新鮮安全、就餐實行分餐制……這些是該站每天工作的重點,,以此確保受助人員的身體健康,。相較而言,確保大家的心理健康就更富有挑戰(zhàn)性,。
面對挑戰(zhàn),,迎難而上。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在保證受助人員防護安全的前提下,,每天帶領他們做健康操,,增加運動量。還不定時地組織大家開展“套圈奪寶”“企鵝走路”“傳球接力”等小游戲。杭州健康碼上線后,,工作人員還每天督促大家“健康打卡”,。
活動完身體,再動動腦,。為了鼓勵受助人員主動學習防疫知識,,及時了解時事新聞,杭州市救助管理站開辟了“知識角”,,為大家提供各類報紙雜志,。同時,站里還組織大家開展寫毛筆字,、做手工,、繪畫等活動來豐富站內(nèi)生活。
“在這多種多樣的娛樂方式中,,受助人員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漸漸敞開心扉,,焦慮得以緩解,。”劉偉英表示,,在輕松的氛圍里,,我們更容易發(fā)現(xiàn)那些心理狀態(tài)異常的受助人員。對于他們,,站內(nèi)社會工作者會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鼓勵他們直面疫情和挫折,重拾生活信心,。
幫一時,,謀長遠。作為提供臨時性救助服務的救助管理站原本解決的是急難問題,,這次疫情期間,,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特意為受助人員謀了長遠——幫助有務工能力的受助人員找工作,為的是他們離站后生活能夠有著落,。工作人員時刻關注企業(yè)復工動態(tài),、新聞資訊,經(jīng)常將最新的復工企業(yè)招聘信息打印,、張貼于受助人員生活區(qū)域,,并進行不定期更新。受助人員看到心儀的工作,,工作人員會幫他們與用人單位聯(lián)系,。
功夫不負有心人。2月26日,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傳來好消息,。當?shù)匾患疑a(chǎn)復合材料的公司有意招錄站內(nèi)有務工能力的受助人員,,過幾天會到站里舉辦專場招聘會。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