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儲慧靜 包 穎
今年是全國殯葬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收獲之年,。
前不久,,記者來到山東省博興縣——80個全國殯葬綜合改革試點之一,,了解喪葬移風易俗狀況以及試點工作對深化殯葬改革的推動作用,。
據(jù)悉,博興縣人口約50萬人,,年火化遺體3700具左右,火化率連續(xù)多年保持100%,,曾獲評全國殯葬改革示范單位,,可謂有良好的殯葬改革工作基礎。
“縱使如此,,目前博興縣還存在殯葬設施設備老舊,、改造資金不充裕,,公益與市場區(qū)分不明,缺乏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服務便利性不足等問題,。我們希望通過殯葬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破解難題,實現(xiàn)殯葬惠民政策提標擴面惠及全體居民,、加快殯葬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互聯(lián)網(wǎng)+殯葬’建設、建立殯葬服務標準化管理體系,、深化移風易俗的目標,。”博興縣民政局局長任瑞新如是說,。
惠民殯葬助力移風易俗,,讓百姓受益
記者第一站來到地處博興縣南部的曹王鎮(zhèn)。該鎮(zhèn)有32個村,,人均耕地近1.8畝,,村民們對土地資源緊缺有較深感受。
因為是平原地帶,,曹王鎮(zhèn)各村有限的土地大多用于耕種,,沒有可用于安葬的土地,部分村興起了骨灰深埋不留墳頭的安葬方式,。
記者途經(jīng)曹王鎮(zhèn)杭屯村,,在一片金黃的麥田中,有一處微微隆起的土墳,,沒有墓碑,,因其被麥穗包圍著,走近了才看得真切,。杭屯村黨支部書記王中文介紹說:“村里沒有可用于安葬的土地,,村民去世火化后就安葬在田地里。這一處墳是今年3月下葬的,,骨灰盒直接深埋于地下約1.3米,,沒有硬化的墓穴。秋后,,家屬會將墳頭平掉,,不影響耕種。到了清明等時節(jié),,家屬按照記下的落葬位置,,就在田埂邊簡單祭拜。”
曹王鎮(zhèn)自2007年起開始推行殯葬移風易俗改革,,規(guī)定辦喪不超過3天,,取消請人吹拉彈唱等事宜,減少賓客宴請,。
走進杭屯村主街道,,可謂來到“移風易俗一條街”。道路兩旁的民居墻上,,繪制了“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破除迷信,崇尚科學”等宣傳語及移風易俗漫畫,。
一路上,,村民們在三三兩兩聊天。村民王啟榮對移風易俗帶來的改變很是滿意:“現(xiàn)在的殯葬改革政策好,,我們都支持,。辦喪事再也不用搭靈棚、請吹手,、請唱戲班子了,,請客也是簡單的大鍋飯,發(fā)喪時間緊湊,,去殯儀館也不用花錢,,省下了不少錢哩?!?/span>
博興縣殯葬惠民政策也提標擴面了,。2018年縣政府辦公室出臺新規(guī),自2018年7月1日起實行全體居民基本殯葬費全減免,,減免標準提高到1690元/例;對五保,、低保、優(yōu)撫對象,、特困和失獨家庭等,,再減免1300元/例的延伸殯葬服務費。
博興縣委書記李守江說:“殯葬改革是保障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鄉(xiāng)村振興、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內(nèi)容,。通過推行殯葬改革,,一方面為促進鄉(xiāng)風文明、保障改善民生找到了突破口,,另一方面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有力抓手。”
標準化為高質量殯儀服務提供專業(yè)保障
走進博興縣殯儀館,,專業(yè)、規(guī)范,、標準的服務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該殯儀館是山東省服務業(yè)標準化試點和全國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
在殯儀館標準化辦公室內(nèi),,墻上張貼著“標于心,,準于行”提示語,桌上擺放著在標準化建設方面取得的豐碩果實,。
記者隨機翻閱了殯儀場所消毒標準,,該標準根據(jù)污染程度把殯儀場所分為清潔區(qū)、半污染區(qū),、污染區(qū),,要求不同區(qū)域的清潔設備嚴格區(qū)分開,用不同顏色標識,。制定標準后,,殯儀館還組織職工培訓,撰寫學習體會,,定期組織測試,。
據(jù)博興縣殯儀館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兩年,博興縣制定殯葬服務標準249項,,主要分為三大類——殯葬服務基礎通用標準體系,、殯葬服務提供標準體系、殯葬服務保障標準體系,,共同構建起殯葬服務標準化管理體系,。”
此外,,博興縣殯儀館完成了質量管理,、環(huán)境管理、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等國際標準化管理體系認證工作;編輯了《殯葬服務標準化作業(yè)指導書》《殯葬服務法律實務問答》《殯葬服務基本知識問答》《殯葬業(yè)務指南》等標準化資料,,可供行業(yè)參考借鑒,。
標準化管理使得博興縣殯儀館的檔案工作更加規(guī)范、安全,。
在檔案室,,記者隨意抽取了2007年的一本紙質檔案,登記簿上留有逝者姓名,、籍貫,、性別、年齡、死亡原因等簡單信息,,均為手寫,。2009年至2011年的登記簿中,增加了服務滿意度測評表,,喪屬可選擇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選項,。
2013年博興縣殯儀館開始實行電子,、紙質雙檔案管理,為每位逝者生成唯一編號,,利用信息化系統(tǒng)存儲逝者信息,,對應其紙質檔案。每位逝者的檔案由一頁變?yōu)橐槐?,?nèi)容包括死亡證明原件或復印件,、殯儀服務合同、遺體火化確認書,、骨灰領取證明,、免除基本殯葬服務費用申請表等。對于逝者家屬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工作人員如何回應,,檔案中也有記錄。例如,,有位家屬提出火化時間太長,,工作人員知曉后立即致電說明原因,最終獲得家屬理解,,整個事件處理過程詳細記錄在冊,。細致的檔案管理,推動殯儀服務質量不斷提升,,截至目前,,群眾滿意度達 99.76%。
殯儀館里的體制機制改革試驗
事業(yè)單位身份的殯儀館,,服務意識不足,、無法以靈活的方式滿足市場需求是較為普遍的問題。為此,,博興縣殯儀館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進行了國有資產(chǎn)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改革試驗,。他們明確殯儀館的基本殯葬服務主體資格,,取消殯儀館收費職能,,實行基本殯葬費用全部減免;對部分列入減免范圍的服務項目實行社會化購買服務,形成競爭,,促進服務水平提升,。殯儀館里與延伸服務相關的服務設施和場所,以有償方式提供給社會化殯葬服務公司使用,,定期定額收取國有資產(chǎn)使用費,,保障了國有資產(chǎn)的保值增值和殯葬設施的維護。據(jù)博興縣殯儀館有關負責人介紹,,殯儀館除保留部分事業(yè)編制的管理人員外,其余人員全部與殯儀館脫離勞動或人事關系,,逐步分流轉崗到其他公益服務單位或轉化為社會化殯葬服務公司合同制聘用人員,。
博興縣殯儀館還探索實行火化設備以租代購新模式?!盎鸹O備資金投入多,、技術要求高、環(huán)保影響大,。在這次試點工作中,,我們結合殯儀館改建,將火化設備由購買轉變?yōu)樽庥?,以向生產(chǎn)廠家購買服務的方式,,根據(jù)火化量向生產(chǎn)廠家支付費用?;鸹O備維護維修,、耗材更換、環(huán)保達標等均由生產(chǎn)廠家負責,。此舉不僅緩解了殯儀館建設一次性資金投入不足壓力,,還可以解決火化設備維護成本高、排放不達標等頑疾,?!辈┡d縣殯儀館有關負責人說。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yōu)化殯葬服務供給
博興縣也加大了殯葬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對殯儀館和縣級骨灰安放設施投資6000余萬元進行改建;啟動殯葬服務網(wǎng)點建設,以縣殯儀館為中心,,在鎮(zhèn)(街道)建立殯葬服務站,,在村(社區(qū))建立殯葬服務點,設立流動服務車,,形成覆蓋全縣的殯葬服務網(wǎng)絡,。
截至目前,,全縣已設立3個鎮(zhèn)(街道)殯葬服務站,112個村(社區(qū))殯葬服務點,。殯葬服務網(wǎng)點有需求,,殯儀館會派出工作人員前往服務站點,幫助完成更衣入殮,、化妝整容,、守靈廳布置、主持告別會等服務項目,。截至目前,,殯儀館已為殯葬服務網(wǎng)點提供70余次服務。
博興縣殯儀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3處較大規(guī)模的鄉(xiāng)鎮(zhèn)級殯儀服務站具備遺體冷藏條件,,用于遺體冷藏和骨灰寄存的180元惠民資金可直接補貼給服務站,,群眾可免費存放逝者遺體和骨灰,也為服務站增添了運轉資金,?!?/span>
在“互聯(lián)網(wǎng)+殯葬”建設方面,博興縣殯儀館也有諸多構想正在付諸實踐:與科研機構,、信息技術企業(yè)合作,,建成智能化的物聯(lián)網(wǎng)殯儀館;建立殯葬公共服務平臺,讓全縣殯葬服務機構和有殯葬服務需求的家庭供需對接,,讓服務更透明;開發(fā)云平臺生態(tài)葬系統(tǒng),,為選擇生態(tài)葬的逝者家庭擴容紀念空間,推動生態(tài)葬發(fā)展,,等等,。
如今,博興縣新殯儀館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互聯(lián)網(wǎng)+殯葬”系列構想已完成規(guī)劃正在部署;火化設備以租代購完成招標,,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將在新設備上安裝運行……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