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 潔
今年春節(jié),,是同小翠,、同蔥蔥,、同鐵頭,、同銀女、同樂樂等8位陜西銅川新市民在新“家”過的第一個新年,,在外流浪多年的他們,,真正過了一個溫暖祥和的春節(jié)。
在此之前,,他們是只有一串救助編號的“無名氏”,,或身體殘疾或精神殘疾,因為各種原因流落到銅川,。他們無法說出自己的姓名,、來歷,通過公安部門DNA比對,、人臉識別等手段,,都未能找到家人。銅川市救助管理站站長韓延成坦言:“由于沒有身份,,這些無法回歸家庭,、長期滯留的流浪乞討人員,游離在以戶籍為基礎的社會保障體系之外,,無法享受醫(yī)保,、社會救助等福利?!?/span>
如何幫助這些最邊緣,、最困難、最脆弱的特殊群體擺脫生存困境,,重新回歸社會,,既是“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的應有之舉,,也是民政救助應有的溫度。2020年3月,,民政部聯(lián)合多部門下發(fā)《關于開展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zhì)量大提升專項行動的通知》,將“集中開展落戶安置行動”作為六項重要任務之一;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明確要求各地“做好長期滯留人員落戶安置工作,,為符合條件人員落實社會保障政策”,,切實維護每個公民依法登記戶口的合法權益。
對此,,銅川市救助管理站在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聯(lián)合相關部門共同細化完善流浪乞討人員落戶和安置措施,研究制定《銅川市流浪乞討人員落戶安置的制度》,,對于經(jīng)過全國救助尋親網(wǎng),、今日頭條、市級媒體刊登“尋親啟事”,,DNA比對,、人臉識別等方式尋親無果,在救助站內(nèi)滯留滿3個月的流浪乞討人員,,予以辦理戶籍,。
為了讓這些流浪乞討人員順利落戶,銅川市救助管理站為所有的“無名氏”取名,,以銅川的“銅”同音字“同”為姓,,根據(jù)他們的日常表述或者印象較為深刻的字眼為名。其中,,最小的才兩個月大,,患有唐氏綜合征,年齡都是通過測骨齡估算的,,也擁有了自己的名字,。2020年11月1日零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標準時點,,這8位銅川新市民在普查公報上第一次留下屬于自己的姓名,。
落戶是關愛這些困難群體的關鍵一步,但絕不是最后一步,。韓延成說:“我們將分批次把他們轉(zhuǎn)入市社會福利院進行集中供養(yǎng),、醫(yī)療救治,老人,、孩子,、殘疾人分類照料,,讓他們得到更為專業(yè)的照護?!绷骼似蛴懭藛T落戶后,,會得到分類分層的精準幫扶。身患疾病的以基本醫(yī)療兜底,,年邁體弱的納入養(yǎng)老體系,,身體殘疾但仍有部分勞動能力的實行技能培訓和就業(yè)幫扶。目前,,已有33名流浪乞討人員落戶銅川,,并轉(zhuǎn)入市社會福利院。
落戶之后,,市救助管理站仍會繼續(xù)幫助他們尋親,。韓延成說:“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幫助他們回歸家庭是我們最大的心愿,。每次去福利院探望的時候,,我們都會多聊一聊,有新線索了就試一試,,之前就有過成功案例,。”王正中就是其中一個,。他于2017年12月5日在銅川市新區(qū)東環(huán)路被發(fā)現(xiàn)并帶回站內(nèi),,當時說話含糊不清,疑似精神障礙患者,,從只言片語中隱約聽出是富平縣莊里鎮(zhèn)人,,叫王正中,想回家,。次日,,工作人員帶其去莊里鎮(zhèn)尋親無果,隨后送往醫(yī)療機構救治,,成為站內(nèi)長期滯留人員,。
2018年8月25日,市救助管理站在為10名長期滯留人員辦理身份證信息時,,借助公安系統(tǒng)“人像比對”為他們再次推送尋親信息,。9月3日站里接到派出所通知,咸陽市涇陽縣高莊鎮(zhèn)費家崖村樊某跟王正中的相似度達80%以上,,與當?shù)卮逦瘯凹胰寺?lián)系后,,確定系同一人。當天,,樊某的父親和弟弟就來到市救助管理站接他,。樊父介紹,,他智力發(fā)展遲緩,1997年就走丟過一次,,找了8年才找回來,,沒想到2017年又走丟了,家里想盡各種辦法找,,報過警,、貼過尋人啟事,但都沒有消息,。“今天接到電話,,說是孩子找到了,,在銅川市救助管理站,我趕緊就來了,,非常激動,,感謝你們救助了孩子,讓我還能找到他,?!?/span>
“近年來,銅川市流浪乞討人員尋親尋家成功率在98%以上,,處于全省前列,。”韓延成介紹,,2013年以來,,銅川市救助管理站共有105名精神障礙患者長期滯留并被送往醫(yī)療機構治療托養(yǎng),最長的有4年之久,,最短的也有半年;年齡最大的80多歲,,最小的還不到3個月。截至目前,,已有72名精神障礙患者的個人信息和家庭信息逐一查清落實,,分別被護送返鄉(xiāng)或轉(zhuǎn)站中轉(zhuǎn)返鄉(xiāng)與家人團聚,其余33名按相關政策落戶并安置在市社會福利院,。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