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 堯 通訊員 楊 敏
今年春節(jié),,原本所有人都可以歡天喜地迎接21世紀20年代的第一個春天,,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卻使許多人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刻,,奮戰(zhàn)在防疫一線。在四川省資陽市社會福利院,,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大多是70后、80后,、90后,,共同維護著院里幾百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70后的擔當
在這場戰(zhàn)“疫”中,,無人眷戀舒適,,即使困難重重,也有人勇挑重擔,、奮勇向前,。
資陽市社會福利院A1區(qū)主任高巧林是個70后,做事認真謹慎,。她是同事心中的“工作狂”,,也是長者口中的“乖女兒”。疫情防控戰(zhàn)打響時,,她毫不猶豫堅守崗位,。
疫情讓院里遇到了新問題——老人們的孤獨焦慮情緒有所蔓延。以前,,李婆婆的子女幾乎每天都來院看望她,,而疫情期間,老人多日見不到家人,工作人員一離開,,李婆婆就變得煩躁低落,,經(jīng)常胡思亂想,、唉聲嘆氣,。
“這么下去可不行?!钡弥@一情況后,,高巧林及時調(diào)整服務(wù)模式。在和家屬溝通商量后,,高巧林調(diào)配一名工作人員24小時陪著李婆婆,。
由于人員的重新安排調(diào)配,院內(nèi)區(qū)域工作量陡然增加,。高巧林說:“一位老人的情緒問題不解決好,,會影響周圍老人的情緒。工作調(diào)配勢必會加大工作量,,但關(guān)鍵時刻,,所有的服務(wù)力量都要頂上,包括我!”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她還主動承擔了許多對老人的生活護理工作,。
在全院實行封閉式管理期間,回家過年的饒婆婆坐不住了,。嫌家里沒人陪,,女兒又要帶小孩,說福利院是個大家庭,,人多熱鬧,、環(huán)境好、服務(wù)好等,,吵著要回福利院住,。女兒實在沒辦法,在沒征得院方同意的情況下想把老人送回院,。原以為只是求求情,、磨磨嘴皮子的事,但在觸碰原則性問題上,,碰到了高巧林這顆“釘子”,。
“我心里其實特別矛盾,拒絕的話也很難說出口,,但我知道這件事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不容我動搖。想到老人失望的樣子,我特別難受,,但還是好言相勸,,多給老人打打電話,多聊聊天,,答應(yīng)等院里一解禁第一時間就去接他!”
發(fā)現(xiàn)困難,,解決問題。遇到難事,,勇于承擔,。資陽市社會福利院的安全運轉(zhuǎn),離不開這樣的70后,,在院里發(fā)揮著中堅頂梁的作用,。
80后的執(zhí)著
“秋慧,謝謝你哦……”一進門就聽到姚婆婆在跟C1區(qū)主任陳秋慧道謝,,問及緣由,,姚婆婆說:“我請她幫我買東西,一天麻煩她好幾趟,,真是全靠她了!”因為封閉管理,,幫院內(nèi)長者采購物品也成了工作的一部分,而這些都是80后的陳秋慧利用下班時間干的“免費私活”,。
每天2萬步,,丈量著陳秋慧的辛苦。為節(jié)約時間,,她總是想辦法一次轉(zhuǎn)戰(zhàn)多個地方幫多位老人買東西,。因為車輛不能自由進出院,全靠她雙腿來回地跑,。每次大包小包的東西提回院里,,累得她上氣不接下氣。
有一天,,唐婆婆想吃的蛋糕沒有了,,她馬上加到自己的小清單里補上,。當天下著雨,,很冷,街上空無一人,,許多店都關(guān)門了,,陳秋慧四處尋找跑了3家蛋糕店才買到了唐婆婆愛吃的口味,等把蛋糕送到老人的手中已是晚上8點多了,。這時,,隱隱的胃疼才讓她想起自己還沒吃飯,。
作為一名新上任不久的區(qū)域負責人,陳秋慧的管理經(jīng)驗還算不上豐富,,但身為80后的她有一股子不怕苦,、不怕累的執(zhí)著。護士出身的她是多面手,,疫情期間每天堅持為老人進行生命體征監(jiān)測,、打針喂藥;生活護理也一樣難不倒她,幫老人清理大小便,、洗澡,、打掃衛(wèi)生,、整理資料……
陳秋慧說:“就把疫情當成一個鍛煉自己,、提升自己的考題?!彼且幻鹿芾碚?,更是一名一線護理員,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上手干一干,,才能知道需要改進的地方,。為了把工作做好做細,她總是把上班時間拉得很長,。
處于上有老下有小的80后,,忙了一天工作,陳秋慧回到家已經(jīng)很晚,,家里等她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因為丈夫在外地工作,她必須做到家里家外一肩挑,。樂觀的她從不說自己累,,她笑著說,困難總是暫時的,。
90后的熱情
福利院按上級文件精神啟動老人返院工作,,返院的老人需先在院內(nèi)隔離區(qū)觀察14天才能正式歸院。當隔離室需要值班人員時,,1997年出生的王萍第一個主動報名,,勇敢的小姑娘有自己的思考:“比起護工阿姨,我年輕,,身體好,,而且護士的專業(yè)更符合隔離要求,在做好老人生活護理的同時,,還能對老人進行更好的防疫知識宣教,,對內(nèi)能從專業(yè)角度更好地做好院內(nèi)隔離工作,,對外培養(yǎng)全能型護士也是福利院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關(guān)鍵時刻,,讓我上吧!”
就當?shù)爻霈F(xiàn)的確診病例綜合分析以及新冠肺炎傳播途徑和潛伏期長的特性,,返院隔離老人風險尚未可知,而福利院老人多為群居,,人員密度大,,所以,,隔離工作尤為重要,。
同為醫(yī)務(wù)人員,王萍內(nèi)心對支援武漢醫(yī)務(wù)人員的職業(yè)使命感十分崇拜,。這一次,,她被分配負責7位老人的隔離照顧。隔離當天,,王萍詳細詢問了7位老人的接觸史,,穿戴隔離衣做好抽血送檢,。在隔離期,,她每天帶著老人們一起鍛煉,仔細為她們量體溫,、量血壓做記錄,,守著她們吃完每餐飯,深夜起來為她們蓋好被子,。7位老人換下的衣物,、床單被套都靠王萍清洗晾曬,內(nèi)衣襪子要用手一遍遍搓洗,,每次洗完7位老人的衣服,,她都累得直不起腰……她說:“隔離期間,院領(lǐng)導(dǎo)給了我充分的信任,,我相信一定能完成好這項任務(wù),。”
張婆婆急切地問她,,什么時候能出去走走曬曬太陽,。她便會給張婆婆一個安慰:別急,快了,,有我陪著你,,我們一起去陽臺上曬曬獨家太陽。
最讓王萍感動的是,,她隨口一說肩膀不舒服,,朱婆婆卻聽者有意地給她捏捏肩,,鼓勵她:“你還是要休息好,不要那么累,,看著心疼呢,。”王萍感慨:“我記得,,一位作家曾寫過,,什么時候你能跟一個老人安安靜靜地待一個下午,然后,,饒有興致地聽他講完,,他這精彩或又不精彩的人生故事,那這個時候,,就說明你已經(jīng)長大了,。”更何況是和7位不同的老人,,王萍的成長仿佛就在一瞬間,,因為明白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理,所以才熱愛現(xiàn)在的工作,。
不同的年齡,相同的使命,,沒有驚天動地的感人事跡,,卻有著不屈不撓的堅守精神。為了春回大雁歸,,疫情終將過去,,福利院的春花開得格外早。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