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全面抓好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落實,高質(zhì)量打贏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戰(zhàn),這是民政部門在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中的軍令狀,是必須扛起的政治責任、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在脫貧攻堅決戰(zhàn)的最后關頭,我們要全面進入迎大考、攻碉堡、見分曉的決戰(zhàn)狀態(tài),思想上擰緊再擰緊,工作上加力再加力,作風上提升再提升,堅定不移地把底兜住、把仗打贏。
越到最后關頭,步子越是要快。“快”不是趕進度,而是要按時保質(zhì)保量完成既定目標。現(xiàn)在決戰(zhàn)決勝的時間要求越來越緊迫,而面臨的任務仍然相當艱巨,還有不少未脫貧的人口,還有部分未解決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最后關頭的攻堅戰(zhàn)是滾石爬坡奪高地,是逆水行舟爭上游,拼的是財力、物力、人力,務必要確保三要素及時到位。要加大政策項目資金向深度貧困地區(qū)和貧困群眾傾斜力度,及時落實到位;要加快實施特困人員供養(yǎng)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大幅提升托底保障能力;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有效提升縣鄉(xiāng)兩級民政工作能力;要加大貧困地區(qū)村干部培訓力度,進一步提升村級組織脫貧攻堅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要大力引導社會組織精準對接脫貧攻堅,及時跟蹤、壓實責任,更快落實到位。
越到最后關頭,心神越是要穩(wěn)。面對最難啃又必須啃下來的“硬骨頭”,面對任務繁重卻必須兌現(xiàn)的“軍令狀”,緊迫感必須要有,但急心病決不能犯,發(fā)起最后沖鋒,“穩(wěn)”字至關重要,信心至關重要。我們務必要穩(wěn)住心神、扛起責任、堅定信心,靠最堅強的政治定力完成最重要的政治任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現(xiàn)在脫貧攻堅政策保障、資金支持和工作力量是充足的,各級干部也積累了豐富經(jīng)驗,只要大家繃緊弦、加把勁,堅定不移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好,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讓我們的意志更堅、信心更強、底氣更足。只要我們貫徹好黨中央的部署、落實好部黨組的要求,堅定信心實干、穩(wěn)定步履奮進,脫貧攻堅的艱巨任務一定能夠如期完成。
越是最后關頭,工作越是要實。高質(zhì)量才是真脫貧,高質(zhì)量才是真打贏,必須把提高脫貧質(zhì)量放在首位。保證脫貧質(zhì)量,就要突出一個“實”字,就是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更加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把脈開方辦實事。第一,政策要實,要全面排查兜底保障政策落實情況,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范圍,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第二,投入要實,要嚴格把關、動態(tài)跟蹤,確保各級福彩公益金對深度貧困地區(qū)傾斜支持比重只增不減。第三,信息要實,要統(tǒng)籌推進民政信息化工作,提高信息匯總比對的時效性,堅持“一盤棋”布局、“一張網(wǎng)”建設,一體研究、一體部署、一體整改,提升互聯(lián)互通、信息共享、業(yè)務協(xié)同水平。實至則名歸,只要我們把“實”的功夫做到位了,脫貧攻堅戰(zhàn)果的高質(zhì)量就有了堅強保證。
越是最后關頭,措施越是要細。確保脫貧效果真實和整改工作落地,必須以精準為尺全面查漏補缺,下繡花功夫落地落細落小。篩查要“細”,逐戶逐人摸底,做到情況明、底數(shù)清。分類要“細”,面對疫情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將細化建檔立卡貧困戶、特殊貧困群體、返貧風險及邊緣人口,建好臺賬,做到心中有數(shù)。研判要“細”,重點關注脫貧難度大的人群、存在返貧風險的邊緣人口,做好相應預案。標準要“細”,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加大額度,完善救助程序,提高兜底保障能力和臨時救助時效,力爭救助無盲區(qū)。施策要“細”,瞄準薄弱環(huán)節(jié)集中發(fā)力,細化不同群體低保、供養(yǎng)、臨時救助等綜合措施,在框架內(nèi)用足用活政策,打通落實的“最后一米”。賬目要“細”,強化民政領域脫貧攻堅的資金管理,保障群眾知情權(quán),確保用對用準每一分錢。
最后的勝利往往在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在脫貧攻堅決戰(zhàn)的最后關頭,讓我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全身心地投入這場偉大的斗爭中去。我們堅信,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決策部署下,在全國人民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下,在民政工作者迎難而上、知難而進的奮力拼搏下,最后堡壘一定會被攻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一定會實現(xiàn)!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