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使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各級婚姻管理部門不斷完善婚姻服務管理制度體系,創(chuàng)新管理服務方式,拓展管理服務領域,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在全社會營造了文明新風尚,匯聚了“家和萬事興”的強大能量,讓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
以完善制度為幸福家庭提升溫度
在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qū)寬敞明亮的婚姻登記大廳,前來登記的新人們都會領到一份特殊的“禮物”——“幸福錦囊”。“幸福錦囊”全稱為《婚姻家庭教育指導手冊》,手冊不僅對婚姻家庭中出現(xiàn)的常見問題和矛盾進行解答,還普及了婚姻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基本知識。這本手冊將關懷送到新人身邊,為幸福增加1℃的溫暖。
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政部堅持把依法行政作為婚姻登記工作的生命線,先后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編纂,推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增加“離婚冷靜期”,探索離婚冷靜期內婚姻家庭輔導服務的有效方法。啟動了《婚姻登記條例》《婚姻登記工作規(guī)范》的修訂,出臺了《婚姻登記術語》《結婚登記頒證工作規(guī)范》《婚姻家庭輔導服務》等行業(yè)標準。國家發(fā)改委、人民銀行、民政部等31個部門于2018年印發(fā)了《關于對婚姻登記嚴重失信當事人開展聯(lián)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開發(fā)了全國婚姻登記信用管理信息系統(tǒng),有效地促進了婚姻家庭的和諧穩(wěn)定。民政部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lián)合出臺了《關于妥善處理以冒名頂替或者弄虛作假的方式辦理婚姻登記問題的指導意見》,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取消了9元工本費,這確實是實實在在的惠民政策。”在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qū)婚姻登記處一對前來補領結婚證的韓先生夫婦高興地說。為積極落實簡政惠民政策,近年來,全國各級婚姻登記機關進一步加強婚姻管理服務工作,建立了婚姻登記崗位責任制度、業(yè)務學習制度以及婚姻檔案、婚姻證件等制度,簡化了婚姻登記程序,婚姻登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連年提升。自2017年起取消婚姻登記收費以來,全國每年為辦事群眾減輕負擔1億多元。
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幸福生活助力加速
“‘網上預約-現(xiàn)場審核-人臉識別-簽字頒證-生成電子檔案’流程簡單便捷,不管什么時候,來多少新人我們都能服務好!”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qū)社會管理局婚姻登記處負責人孫靜說。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xiàn)代化”的指示精神,方便人民群眾辦理婚姻登記,民政部加快婚姻登記管理信息系統(tǒng)升級改造,實施“互聯(lián)網+婚姻服務”行動方案,不斷提高婚姻登記信息化水平。
“‘跨省通辦’真是太方便了!”2021年6月1日,在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qū)婚姻登記處,戶籍為天津市的劉坤朋和戶籍為河北省的楊美瑩領到了夢寐以求的“紅本本”,他們也成為全國婚姻登記“跨省通辦”的第一對新人。
2021年6月1日起,民政部在遼寧、山東、廣東、重慶、四川、江蘇、河南7省份和武漢、西安2市組織開展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工作,此試點至2023年5月31日。截至2021年底,試點地區(qū)共辦理婚姻登記“跨省通辦”22092對。婚姻登記“跨省通辦”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又一具體體現(xiàn),不僅有效滿足了群眾異地辦理婚姻登記的需求,還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目前,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均實現(xiàn)了婚姻登記網上預約、婚姻登記全國聯(lián)網審查、身份信息與國家人口基礎數(shù)據庫比對,有力保障了婚姻登記的準確性。同時,智能語音解答提示、人臉識別、證件真?zhèn)巫R判、高拍掃描、電子歸檔、電子證照,以及網絡、微信、電話三合一的預約平臺等新技術新應用,提升了婚姻登記的便捷化和規(guī)范化水平。
以專業(yè)專注化解婚姻困惑營建溫暖港灣
2021年9月9日,200余對新人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婚姻登記處“愛的發(fā)聲站”攜手步入婚姻殿堂。“入目無他人,四下皆是你。”“始于初見,止于終老。”新人們用生動的語言,說出對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及憧憬。
這些期許,得益于2020年9月民政部和全國婦聯(lián)聯(lián)合印發(fā)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從探索開展婚前輔導、著力提升結婚頒證服務水平、深化婚姻家庭關系調適和離婚輔導、持續(xù)推進婚姻家庭文化建設等方面入手,引導社會公眾建立和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剛聽說有‘離婚冷靜期’時,覺得多此一舉,但現(xiàn)在‘冷靜期’讓我們夫妻倆有了對感情檢視的機會,‘重修’了幸福這門課。”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qū)剛參加完婚姻家庭輔導的陳女士坦言。“在‘愛家婚姻輔導’,會有專業(yè)人員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讓夫妻感受婚姻的神圣與責任。”北侖區(qū)婚姻登記處主任劉治說。
《意見》出臺后,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qū)民政局組建了一支由社工師、婚姻家庭輔導師、心理咨詢師等具有專業(yè)資質高水平人才隊伍組成的婚姻家庭輔導志愿服務隊,多維度滿足婚姻家庭中的服務需求。目前,全國已有70.2%的縣級以上婚姻登記機關設置了婚姻家庭輔導室,成為了婚姻當事人化解情感和婚姻困惑的溫暖港灣。
以示范引領為推進婚俗改革提供鮮活樣板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載入《詩經》的這句承諾,歷經2500年風雨,至今在耳,久久回蕩。在“詩經故里”河北省河間市,一場圍繞婚俗的改革近年來正在逐步推進。
“幸福不能用金錢衡量,倆人感情好才最重要。”甘肅姑娘馬巧玲和河間市沙河橋鎮(zhèn)北康屯村小伙兒許元振2019年3月步入婚姻殿堂,當她得知河間正在倡導婚俗改革時,她和家人商量后決定響應“零彩禮”號召,婚事簡辦。河間的鄉(xiāng)親們對新娘一家的決定贊不絕口。
為大力推進婚姻領域移風易俗,倡導全社會形成正確的婚姻家庭價值取向,民政部自2021年4月起在全國分兩批確定了32個婚俗改革實驗區(qū)。無論是創(chuàng)新婚姻登記環(huán)境,還是融合中華傳統(tǒng)文化,實驗區(qū)的一個個創(chuàng)新舉措為推進婚俗改革提供了鮮活樣板。
“太幸福啦!在紅色基地辦紅色婚禮,非常有意義。”2021年10月1日,在河南省寧陵縣紅色集體婚禮上新人岳勝焱、王萌萌激動地說。在婚禮上,10對新人還共同在“樹新風、反鋪張”百米長卷上簽名。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江蘇省邳州市建造“紅楓”婚俗文化主題公園,為婚俗改革打造“一站式”體驗主陣地。浙江湖州相繼推出“婚旅蜜月”“紅色婚禮”“漢式婚禮”等一批品牌活動,為新人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選擇。各地結合地方特色,積極倡導健康、節(jié)儉、文明的婚嫁新風尚,讓婚俗新風走進千家萬戶。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只有每一個家庭美滿幸福,才會有社會的融洽和諧。十年來,在各級婚姻管理部門推動下,千千萬萬個家庭形成了夫妻和睦、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文明新風尚。新時代婚育新風氣從幸福家庭啟航,在實現(xiàn)幸福“家庭夢”中助力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來源:《中國民政》雜志
記者: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