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民建、工商聯界聯組會時,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國各族各界婦女致以節(jié)日的祝賀和美好的祝福,。
在趕考新征程中,民政系統(tǒng)廣大女同志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中,,以巾幗不讓須眉的豪情和努力,,積極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頑強拼搏、踔厲奮發(fā),,充分展現了新時代民政工作者的風采,。
為慶祝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特編發(fā)一組民政部直屬機關女性工作者的先進事跡,,以饗讀者,。
時刻把困難群眾冷暖安危放在心上
——記“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民政部社會救助司最低生活保障處
民政部社會救助司最低生活保障處開展集體學習。(從左至右:毛啟凡,、鐘一涵,、張琳、劉東升,、劉碩明)
本報記者 祝 闖
4500萬低保對象和特困人員,、1400萬低保邊緣和支出型困難人員、600萬防止返貧監(jiān)測對象……這些困難群眾的冷暖安危始終有一群人時刻記掛在心,、用情用力保障,,努力提高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使之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
這群人就是民政部社會救助司最低生活保障處公務員集體,由五名共產黨員組成,,其中三位是女同志,。前不久,獲得了“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光榮稱號,。
牢記囑托,,滿懷“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
2月27日,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大練地街道和諧社區(qū),,看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低保對象義某新家陳設一應俱全,,聽著一家人興致勃勃的介紹,最低生活保障處處長張琳心里踏實了很多,。
回想起義某一家人曾經的困難生活,,最低生活保障處的同志們聯想到了脫貧攻堅的日日夜夜。逐年提高低保標準讓“低保線”追趕“扶貧線”,最后實現超越,;為了讓兜底脫貧更牢靠,,創(chuàng)新實施“單人戶參保”……那段歲月里,,全處不懈努力,,不遺余力?;叵肫鹉嵌螝q月,,劉東升感慨萬千。終于,,在2020年年底,,將193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低保或特困供養(yǎng),,圓滿完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部署的社會救助“兜底一批”任務,,最低生活保障處被表彰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后,,最低生活保障處持續(xù)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將工作重心轉向全力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牽頭協調工作。先后制發(fā)《民政部關于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 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牽頭制定民政領域有效銜接年度重點工作,,召開會議作出部署安排。修訂低保審核確認辦法,,健全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推動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等。
群眾利益無小事,。低保制度是社會救助制度的核心,,低保工作成效關系著兜底保障成色,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履行好兜底保障職責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責任,,張琳和同事們始終牢記黨和國家的囑托,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處處如履薄冰的緊迫感,,堅持與時俱進,,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各項工作。
履職盡責,,創(chuàng)制政策,、運用技術編密織牢保障網
2022年,,為健全低收入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機制,民政部會同教育部等8部門專門印發(fā)《社會救助信息共享和數據利用管理辦法》等文件,,為做好低收入人口分層分類救助幫扶提供信息化支撐,。
“縱向上統(tǒng)一部、省,、市,、縣各級的數據接口,橫向上對接好相關部門數據庫,,才能讓監(jiān)測平臺精準發(fā)現困難群眾?!蓖緜冋f起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信息平臺的建設應用頭頭是道,。
這項工作涉及政府部門多、層級多,,經常會出現“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現象,,全處同志一直堅持做到更好,一次次比對發(fā)現困難群眾就是一次次勝利,,都是在傳遞政府關懷,。
一面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及時發(fā)現需要救助的對象,組織基層的“鐵腳板”及時核實確認,,一面忙著通過政策創(chuàng)制推進低保擴圍增效,。2022年,最低生活保障處召開低保政策研究座談會,,在多次征求有關部門和地方建議,、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基礎上,會同財政部等3部門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規(guī)范完善低保準入條件,,放寬重度殘疾人申請低保條件,細化低保邊緣家庭認定,、低保漸退等政策,。
“為了將重度殘疾人納入保障范圍,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反復論證,、溝通協調多達26次,。”張琳回憶說,,當時鐘一涵負責尋找政策依據,,常常忙到深夜。那次,,雖然文件下發(fā)的時間略有延后,,但有近200萬重度殘疾人因此受益,。
未來可期,為了困難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繼續(xù)奮斗
新冠病毒感染發(fā)生后,,黨中央和國務院對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倍加重視,,最低生活保障處經常需要配合開展工作,急活重活常有,,隨時加班是常態(tài),。即便是處于居家辦公狀態(tài),也是全員24小時在線,;即便是家中有老人小孩要照看,、有病人要照顧、有考生要輔導,,也會優(yōu)先保證高質量完成工作,。
2022年,克服新冠病毒感染帶來的諸多不便,,最低生活保障處制發(fā)文件9個,,舉辦3場會議和1場培訓班,見縫插針開展了5次調研,。6月27日,,李克強總理到民政部調研時專門到最低生活保障處視察工作,對處里的工作給予肯定,。
團結協作,、勇于擔當,巾幗不讓須眉,。最低生活保障處的黨員都有一顆火熱的心,,工作中充滿了韌勁,遇到困難迎難而上,、及時補位,、相互鼓勵。全處同志對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充滿了信心和底氣,。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謀劃全年工作時,,除了有條不紊做好常規(guī)工作之外,,最低生活保障處還在努力推進社會救助領域立法工作。
“低保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具體體現,,如果能在部門規(guī)章的基礎上推進國家立法,將能夠從頂層設計上保障救助對象的權益,,同時進一步規(guī)范社會救助工作,?!睆埩毡硎荆屔鐣戎ぷ饔蟹梢?,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就能更好地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才能更好地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
許亞敏:樂干“苦差事” 練就硬本事
本報記者 張 昕
憑借過硬的政治理論水平,她多次參與民政部重要會議材料起草,、重要文稿撰寫,;
靠著刻苦鉆研的精神,她在民政政策理論研究領域深耕十余年,,并連續(xù)8年承擔財政部重大社會治理項目執(zhí)行,;
秉持扎實的工作作風,她多次赴雪域高原,、偏遠地區(qū)開展調查研究,,形成一批接地氣,、有深度,、可借鑒的高質量研究報告;
她就是全國巾幗建功標兵,、中央和國家機關青年學習標兵,、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一室主任許亞敏。
理論研究工作是個“苦差事”,,靠的就是“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耐力和心境,。為了在走好第一方陣中充分發(fā)揮調查研究、建言獻策,、服務民政的作用,,許亞敏十幾年如一日默默深耕,扎實開展理論研究,。
2015年起,,許亞敏承擔了財政部“社會治理動態(tài)監(jiān)測平臺及深度觀察點網絡建設”項目執(zhí)行工作。為了完成好這個項目,,她翻閱大量資料,,借鑒先進經驗,提出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思路,,建成第一個全國層面社區(qū)治理綜合情況數據庫,,并對基層實踐開展“解剖麻雀式”分析研究。
從2015年開始,,許亞敏和同事持續(xù)對3000個社區(qū)進行追蹤調查,,每年都深入觀察點進行田野調查,,多項政策建議被納入政府決策參考。
“做好調研,、當好參謀是我們的看家本領,。” 在許亞敏看來,,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才能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為此,她在學習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中,,總是力爭做到先學一步,、深學一層,練出了過硬的“筆桿子”,。
2016年,,許亞敏申請到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三社’聯動機制建設與協同治理”,形成的研究成果獲得2016年社會建設與發(fā)展征文一等獎,。此外,,她還在各類核心期刊發(fā)表多篇論文,在學術界引起積極反響,,擴大了民政工作的社會影響力,。
同時,許亞敏圍繞社會組織高質量發(fā)展,、社會組織黨建,、社區(qū)工作者隊伍建設、疫情期間基層治理等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深入研究,,形成決策咨詢報告,,獲得部領導批示認可,并參與相關政策文件的起草工作,。
基層的實踐是理論的“富礦”,。圍繞中央關心、社會關注,、群眾關切的問題,,許亞敏把科研的根深深扎在泥土里。
“我們的研究就是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聚焦一線才能溯源終端,,找準矛盾癥結?!痹S亞敏如是說,。2017年,,在黑龍江省蘭西縣蹲點調研期間,她利用10天時間走訪了20多個村,,和100多名村民座談,。之后,她和當地民政同仁一起研究有針對性的工作舉措,,有效解決了當地基層民政工作力量不足的問題,。
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2020年,,她克服高原反應,,先后3次赴西藏自治區(qū)當雄縣蹲點調研,有關推動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研究成果,,獲得民政部優(yōu)秀調研報告一等獎,。她的足跡踏遍多半個中國,所撰寫的上海,、山東,、青海、江西等一系列調研報告,,既總結經驗,、發(fā)現問題,又提出有針對性和啟發(fā)性的意見建議,,很多都落實到了各地的政策創(chuàng)新中,。
幾年來,,許亞敏在民政政策理論研究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并多次在部機關組織的活動中與青年朋友分享工作經驗。她說:“作為一名民政青年干部,,帶動青年共同進步是我的責任,,為新時代民政事業(yè)不懈奮斗,方能不負青春,、不負韶華,。”
周雪媚:在殯葬科研路上一路“狂飆”
見習記者 劉靜靜
2月的最后一天,,白天還是陽光明媚的上海,,晚上就突然下起了小雨。臨近子夜,,結束一天工作的周雪媚和同事們走出實驗室,,路面微濕,倒映出城市的霓虹燈,,別有一番風味,。她不禁拿起手機拍下這畫面,,并在微信朋友圈發(fā)文感慨道:“剛做完實驗,快凌晨了!重溫上學時光!”
自從事殯葬科研工作以來,,這是她熬過的第多少個夜,,周雪媚自己也記不清了。2015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先后主持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專利技術落地……這些成績無不體現著她對殯葬研究的滿腔熱忱以及推動殯葬行業(yè)健康發(fā)展的執(zhí)著追求。對她來說,,十余年科研,,一路“狂飆”,未曾懈怠,。
“學術也要有溫度”
做殯葬科研的探索者
2006年,,從中國農業(yè)大學動物預防醫(yī)學專業(yè)博士畢業(yè)的周雪媚,進入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從事殯葬研究,?!斑z體是冷冰冰的,但我希望我的學術是有溫度的,,能為這個行業(yè)和殯儀職工做點什么,。”
看著從殯儀館及殯儀職工手部進行細菌采樣的數據,,周雪媚憂心不已,,密切關注殯儀職工衛(wèi)生防護狀況。通過“我國殯葬行業(yè)預防與控制傳染病技術研究”“我國殯儀場所重要病原微生物污染與干預措施研究”等項目持續(xù)推進,。
有消腫,、褪色、祛臭功能的遺體防腐劑,,帶空氣凈化功能的可移動式遺體整形臺,、消毒機器人……每一項技術的突破,都源于她對整個行業(yè)需求最敏銳的觀察,、對殯儀職工最深切的關懷和對逝者,、對生命的崇高敬畏?!皻浽嵫芯渴莿諏嵉?,是充滿人文關懷的。雖然這條路很累,,也需克服初入行時的恐懼感,,但十余年的堅持,我覺得很有價值?!敝苎┟恼f,。
“路越走越寬”
做殯葬行業(yè)的助推者
“我覺得我在殯葬科研領域的路越走越寬?!敝苎┟难哉Z中透著興奮,,“我們單位平臺好,科研氛圍濃厚,,我有很多同行者,,大家一起攻堅克難。特別是看到我的研究真正促進了殯葬行業(yè)的發(fā)展,,我感到自己還可以為這個行業(yè)做得更好,、更多?!?/p>
周雪媚笑稱自己是推動殯葬科研成果轉化“沖在最前面”的人,,“我想引入更多先進技術,推動殯葬行業(yè)向更專業(yè)規(guī)范,、更綠色環(huán)保,、更健康文明的方向發(fā)展?!苯赵谏虾3霾畹闹苎┟?,剛剛帶領研究室人員完成了一項“殯儀場所污染現狀評測及生物性污染綜合控制方案設計”的任務,完成了委托方委派的大量檢測任務,,為開展殯儀館內的生物性污染控制提供技術指導,。
“家是我的‘加油站’”
做熱愛生活的普通人
“不工作的時候,我就是一個享受生活的普通人,?!敝苎┟恼f?;氐郊依锏乃?,是孩子眼中的好媽媽,、好朋友,,丈夫眼中的好妻子。
“我提倡快樂科研,、快樂生活,。一個幸福的家庭會給人能量,讓我工作效率更高,?!敝苎┟姆窒砹俗鳛橐幻钥蒲泄ぷ髡撸胶饧彝ズ褪聵I(yè)的“小秘訣”,,“我會做好與家人的溝通交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每天跑步,、閱讀,,有空會練瑜伽……工作雖然忙碌,但她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
巾幗不讓須眉,,紅顏更勝兒郎。周雪媚是奮戰(zhàn)在殯葬科研領域女性工作者的一個縮影,,她們溫柔且堅毅,,用自己的專業(yè)與力量重新定義新時代女性?;仡櫉o數個攻堅克難的日日夜夜,,周雪媚坦然一笑,看著自己的研究成果一項項落地,,轉化為促進殯葬行業(yè)改革發(fā)展的力量,,她覺得一切都值得?!拔也荒芡O履_步,。”周雪媚說,,未來,,她將在殯葬科研路上繼續(xù)“狂飆”,為殯葬行業(yè)貢獻力量,。
田芳:踏踏實實做實事
本報記者 閆 潔
翻閱田芳的履歷,,讓人印象深刻。在北京大學求學7年,,社會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后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當編輯,,2012年考入民政部工作至今,在學習工作期間獲得不少榮譽,,2020年10月,,田芳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這份履歷背后,,是她對夢想的執(zhí)著和一次次的堅持,。
“編輯工作穩(wěn)定體面,可我覺得可以在更適合自己的崗位發(fā)揮自身所長,,踏踏實實再做點工作,。”田芳表示,“進入民政部后,,我一直從事城市社區(qū)方面的工作,,能為社區(qū)工作盡一份自己的力量,我很榮幸,?!?/p>
說到工作,田芳充滿熱情:“部委工作主要是政策制定和落實,,從‘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真正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居民群眾身邊。城市社區(qū)治理的要點是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帶動居民群眾和各方面力量一起努力,,人人參與、人人盡力,,才能實現人人共享,。社區(qū)工作還要注重統(tǒng)籌協調,把服務群眾的各類政策,、項目和資源整合起來,,才能把社區(qū)治理工作干得有聲有色,才能提升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p>
2020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田芳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大年初一,,田芳辦完公公的葬禮,大年初三就接到通知,,要求立即返崗并在兩天之內拿出一個社區(qū)疫情防控的意見,。“披星戴月上下班,,不敢坐公共交通,,全程自行車,路上基本見不到人,?!被叵氘敃r的場景,田芳笑著說,,“我也算毅然逆行了。”2020年1月29日,,民政部聯合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出臺《關于進一步動員城鄉(xiāng)社區(qū)組織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指導各地進一步發(fā)揮城鄉(xiāng)社區(qū)組織在疫情防控中的積極作用,有效夯實社區(qū)防控這一基礎環(huán)節(jié),,切實遏制疫情擴散和蔓延,。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時因勢優(yōu)化調整防控政策措施,,民政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根據新形勢新任務調整社區(qū)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實施“乙類乙管”后,民政部,、農業(yè)農村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聯合印發(fā)《關于在城鄉(xiāng)社區(qū)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有關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對各地在城鄉(xiāng)社區(qū)有力有序實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作出具體部署,。田芳說:“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決定性勝利,社區(qū)這個基層基礎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問題,,這些弱項將成為我們今后工作努力的重點方向?!?/p>
談到今后工作,,田芳分享著自己的思考:“黨的二十大明確,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基層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體現,。我們將繼續(xù)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不斷完善基層直接民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更好引導居民群眾參與社區(qū)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yè),,彰顯人民當家作主的廣泛性、真實性,、有效性,。黨的二十大要求,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我們將不斷推動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健全社區(qū)治理體系,,為居民群眾提供精細化、精準化服務,?!?/p>
問到田芳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的感想,她說:“這個榮譽應該授予那些一輩子扎根崗位,、愛崗奉獻,,真正作出成績、作出貢獻的先進女性,,我做得還很不夠,。我將以更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把自身價值的實現融入到事業(yè)發(fā)展中,,踏踏實實做事,,相信‘路雖遠,行則必至,,事雖難,,做則必成’?!?/p>
徐嫣:以熱愛和責任感礪志攻堅
本報記者 孫彥川
在行業(yè)協會商會管理崗位工作期間,,她在領導帶領下和同事們一起積極推進“脫鉤改革”并順利收官;新冠疫情發(fā)生后,,她和同事們努力推動行業(yè)協會商會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有效服務了大局。
在非法社會組織活動猖獗時,,她總結出此類組織熱衷于蹭熱點,、賣頭銜、賣牌子等特點,,并堅決向非法社會組織亮劍,,負責的案件得到了央視《焦點訪談》欄目的報道。
如今,,她又和同事們一道統(tǒng)籌推進部管社會組織黨建引領,、行政管理和自律建設等工作,在做好部管社會組織風險防范工作的同時,,努力推動部管社會組織積極發(fā)揮“四個服務”作用,,成效明顯。
她就是徐嫣,,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部管社會組織工作處處長和部管社會組織綜合黨委黨建指導部負責人,。2023年3月,她榮獲中央和國家機關三八紅旗手稱號,。
從與徐嫣的接觸可以發(fā)現,,她在每個工作崗位上都力求把情況研究清楚,、把問題琢磨明白。那么,,她前進的動力是什么?社會組織覆蓋三百六十行,,服務黨政軍民學,。她深感國家對社會組織寄予厚望,,完善社會組織管理意義深遠,把每一次崗位和職責的調整,,都看作干事業(yè),、拓視野、打基礎,、強本領的機會,。
伴隨著社會組織的快速發(fā)展,社會組織管理工作也需要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何做到緊跟時代要求,、緊跟社會組織發(fā)展要求?徐嫣不斷從社會組織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中尋找答案,,從領導和同事們高效務實的工作作風中尋找答案,從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實踐中尋找答案,。
隨著時間的推移,,答案在她心里越來越清晰:做好社會組織工作,既要尊重社會組織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更要尊重社會組織植根中國大地的客觀實際,;既要看到社會組織的廣闊發(fā)展前景,也要看到社會組織當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作為一名管理社會組織的公務員,,既需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感,也需要有高效,、嚴謹,、細致、多元的思維模式,,還需要有調查研究,、政策創(chuàng)制、宏觀規(guī)劃,、微觀落實等實戰(zhàn)本領,。
2013年,女兒剛兩歲的徐嫣開始在職讀博,。雖然犧牲了晚上和周末休息時間,,但她非常珍惜“充電”的機會——“通過理論的系統(tǒng)學習,,為我打開了思考工作的另一扇窗?!?/p>
她的好學精神,,既源于使命感,也源于家風,?!笆芨改赣绊懀覐牟挥X得學習和工作是苦差事,?!卑察o樸素,宛如鄰家女孩的徐嫣說,。
15年來,,徐嫣經歷了多次工作內容的轉變和崗位的調整,面對變化,,她何以做到應付裕如?
她喜歡調查研究,、刨根問底,經常利用碎片時間學習知識,、反思工作,、總結規(guī)律。針對社會組織管理難題,,她撰文探討了自我管理,、民事救濟、行政監(jiān)管和刑事司法四條途徑,。針對社會組織監(jiān)管,、執(zhí)法和自我管理難題,她舉一反三,,提出借鑒工商信用監(jiān)管,、公安執(zhí)法、公司治理相關經驗的思路,。
平衡好工作與家庭的關系,,是每個職業(yè)女性都需要面對的問題。在沒有緊急工作任務時,,徐嫣下班后會盡量多陪伴家人,。丈夫對她的學習和工作很支持,女兒的表現也令她很欣慰——“孩子知道今日事今日畢的道理,,也明白學習要靠自己努力,,能自覺平衡好學習和玩的關系?!?/p>
談到如何培養(yǎng)陽光心態(tài),,徐嫣說:“我覺得在職責和使命面前,,女同志和男同志是沒有區(qū)別的。超越自我,,貴在保持樂觀向上,、滿懷希望的心態(tài),善于從生活和工作的點滴中收獲幸福和樂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