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靜好,,民政人逆雪前行,。連日來,貴州省持續(xù)低溫凝凍,,全省民政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頂風冒雪,始終工作在抗凝凍保民生一線,,在冰天雪地里將黨和政府的溫暖關懷送到困難群眾手中,,保障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書寫了“多彩貴州·大愛民政”的溫暖篇章,。
貴陽市:積極開展巡查救助
貴陽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組織市救助管理站巡查救助小組一起走上街頭,,勸導、救助露宿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和外來務工人員,,對始終不愿接受救助的,,為他們發(fā)放棉衣、棉被,、方便食品及飲用水等,。貴陽市民政局要求,加強風險意識,,排除消防隱患,,確保站內(nèi)取暖,保障受助人員安全,;繼續(xù)堅持嚴寒天氣夜間巡查,,積極協(xié)調配合公安、城管和衛(wèi)生等部門,,主動開展巡查,,對生活無著的流浪人員提供及時救助,確保平安過冬,;廣泛動員,、積極宣傳,幫助人民群眾和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及時知悉求助渠道,、救助機構等信息,積極引導群眾幫助生活無著人員主動及時求助,;堅持24小時值班受理制度,,對求助電話一定要認真接聽、積極受理、及時處置和追蹤落實,,對疑難救助個案要做好協(xié)調工作,,確實把嚴寒季節(jié)的救助工作做細做實。讓長期滯留,、尋家不著的救助對象能在站內(nèi)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清鎮(zhèn)市為迷路人群找到回家的路。近日,,一走失老年癡呆老人信息在清鎮(zhèn)市救助工作群里響個不停,,站街民政辦工作人員首先迅速將老人安置,同時將迷路老人的照片發(fā)在政府工作交流群中,,發(fā)動各村(居)辨認,。眾人拾柴火焰高,在消息不斷擴散過程中,,一村干部發(fā)了一張朋友圈截圖到工作交流群中,,原來是老人兒女在朋友圈幾經(jīng)轉發(fā)的尋人啟事,工作人員迅速與老人兒女取得了聯(lián)系,,接走走失老人,。清鎮(zhèn)市民政局加大巡查力度,對車站,、廣場,、繁華地段、居民樓道,、橋梁涵洞,、超市、銀行自動取款室等場所生活無著人員開展巡查,,巡查自11月開始每天不間斷開展,。各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民政工作人員迅速行動,對本轄區(qū)內(nèi)城鄉(xiāng)低保對象,、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特困供養(yǎng)人員,、留守困境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開展大排查工作,;為城鄉(xiāng)低保困難群眾及其他困難群眾發(fā)放“溫暖煤”;對困難群眾發(fā)放棉衣棉被,、糧油大米等過冬物資確保低溫雨雪天氣期間,,不出現(xiàn)凍死,、餓死現(xiàn)象的發(fā)生,。目前,清鎮(zhèn)市巡查隊累計出動工作人員85人次,出動車次40次,,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6人次,,發(fā)放棉被2床。全市14個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共排查走訪困難群眾4115戶,,發(fā)放救助保暖棉被323余床,,大米26735余公斤,衣褲487套,,菜油2500余公斤,,“溫暖煤”246噸,有力保障了極端天氣下困難群眾的基本生產(chǎn)生活,。
開陽縣民政局全面部署抗凝凍保民生工作,。積極防范和應對低溫凝凍天氣對特殊困難群眾生活造成的影響,縣民政局通過早安排,、早部署,、早排查、早落實等措施,,切實做好低溫凝凍天氣特殊困難群眾救助工作,。成立應對惡劣天氣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抗凝凍,、保民生工作方案,,強化責任落實,全面走訪,,并到聯(lián)系點對貧困群眾,、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留守困境兒童,、特別困難退役人員,、特別困難的老復員軍人遺孀進行走訪慰問,對需要救助的困難群眾及時進行救助,,確保需救助的對象及時得到救助和溫暖,。強巡查,確保救助無死角,。加大巡查力度,,確保及時發(fā)現(xiàn)流浪街頭的生活無著落人員并得到救助,加強對轄區(qū)內(nèi)養(yǎng)老機構安全隱患排查,。強化物資保障,,確保救助及時。目前,,走訪慰問困難群眾27戶,、養(yǎng)老機構3家,,送去棉被27床、20斤裝的大米29袋,、10斤裝的食用油29桶,。出動巡邏車1輛,救助滯留人員1名,,救助滯留人員棉被1床,、棉衣1件、外衣1件,、棉鞋1雙,。
修文縣讓群眾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為確保低溫凝凍天氣防范及應急處置工作保障有力,,提前將158萬城鄉(xiāng)低保金、81萬元特困救助金兌現(xiàn)到困難群眾手中,,確保困難群眾在凝凍災害期間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下?lián)芘R時救助資金60萬元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并將資金使用權審批權下放到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確保救助及時,投入資金約48萬元,,采購了大米50噸,、菜油2000桶,已及時分發(fā)到困難群眾家中,。
遵義市:全力救助困難群眾
綏陽縣緊急調度應對低溫冷凍天氣,。綏陽縣成立了應對低溫雨雪凝凍天氣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綜合協(xié)調,、物資保障,、社會救助、殯葬應急調度四個工作組,,將工作任務分解到部門,,責任明確到個人。全力應對低溫雨雪凝凍天氣給困難群體帶來的不利影響,,全力保障他們的基本“衣食住行”不出問題,,確保他們溫暖過冬。緊急下?lián)芫戎?20萬元,,用于困難群體衣被,、取暖及生活救助。迅速發(fā)下通知要求各鄉(xiāng)鎮(zhèn)社會事務辦,,針對低溫雨雪凝凍天氣做好困難救助,。重點對低收入困難群眾,、精準扶貧對象、因雪凝天氣陷入困境的家庭,,按政策要求做好臨時救助和救急難工作,。強化對流浪乞討,、精神障礙患者,、特困供養(yǎng)、空巢老人,、留守困境兒童,、重點優(yōu)撫對象等特殊人員的排查及救助工作,特別是偏遠地區(qū)的散居孤寡老人,、孤兒,,確保他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堅決防止因冷,、凍,、餓出現(xiàn)人員死亡等事故發(fā)生。
播州區(qū)扎實開展關愛救助困難群體工作,。加大對困難群體的關愛救助力度,,走訪看望五保戶、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空巢老人、殘疾家庭等困難群體和敬老院,。對五保戶,、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空巢老人,、殘疾家庭等困難群體進行排查,并建立臺賬,,對生活面臨困難家庭及時采取救助,。結合“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安排每天3次巡查,,對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實施救助,。目前已下?lián)芫戎Y金546.7萬元、棉衣被2965床(件),,有效解決困難群體的口糧,、取暖、衣被,、倒損房屋恢復重建等問題,。全區(qū)走訪困難群體2810人次,,鎮(zhèn)(鄉(xiāng)、街道)設置臨時救助點46個,及時做好應急救助工作,,確保對因災滯留人員,,流浪乞討人員等進行救助。
鳳岡縣發(fā)現(xiàn)一個救助一個,。12月28日,,鳳岡縣民政局針對低溫凝凍天氣,啟動凝凍天氣應急預案,,做到組織保障到位,、宣傳防范到位、安全檢查到位,,確保困難群眾有飯吃,、有防寒衣被、有病能及時醫(yī)治,、有地方居住,。預案要求嚴格執(zhí)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按照應助盡助原則,深入敬老院,、兒童福利院,、救助站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以車站街頭,、廣場,、橋梁涵洞及城鄉(xiāng)結合部等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實行全天候全方位拉網(wǎng)式救助,,做到“發(fā)現(xiàn)一個,,救助一個”。對因道路凝凍導致車輛滯留,、乘客被困等情況,,要做到悉心宣傳講解,做到縣域乘車,、乘客滯留零問題,。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等網(wǎng)絡聯(lián)系,,依靠基層組織,加大宣傳,,動員社會力量積極投入到抗凝凍保民生工作中。
務川縣民政局及時走訪慰問困難群眾,。要求各養(yǎng)老機構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保障特困供養(yǎng)人員正常生活,及時做好救助工作,,確保受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深入敬老院和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孤兒等家中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實地了解供電,、供水、取暖和生活情況,。在雪凝天氣期間走訪慰問12家敬老院,、60多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40多名空巢(獨居)老人,、30多名孤兒,。做好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工作,,24小時巡查,,與公安、城管,、社區(qū)密切配合,,開展寒冬送溫暖活動,先后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2人,,其中省外6人,,全部勸返回家。
黔東南州:全力補充救助物資
黔東南州民政局負責同志到州救助管理站,、高速公路東西出口臨時救助點及州福利院檢查指導應對低溫凝凍天氣防范工作,。
天柱縣民政局積極行動嚴冬送溫暖。成立應對低溫雪凝天氣應急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對所缺物資購買補充到位,,強化救助力度,積極做好留守困境兒童,、特困老人,、困難群眾在糧食、衣被,、住房,、御寒等方面的摸底排查,發(fā)現(xiàn)一例,,救助一例,。強化巡邏排查,加大對街面,、廣場,、車站、高速路口等公共場所的巡邏排查,,在車站,、高速路等流動場所設置臨時救助點,,一旦發(fā)現(xiàn)生活無著落流動人員和乞討人員,及時給予救助,。天柱縣民政局干部職工奮戰(zhàn)在“抗雪凝保民生”攻堅戰(zhàn)第一線,。天柱縣藍田鎮(zhèn)鳳鳴村主任陸世標爬山4公里,巖板坡地處藍田鎮(zhèn)最高山蓬萊山腰,,大雪封山,,群眾袁仁鎬御寒困難,為其送去衣被,。截至目前,,天柱縣民政局發(fā)放大米17100斤、食用油198桶,、冬衣571套,、棉被814床、木炭110箱,。
從江縣主動作為,、節(jié)假日奮戰(zhàn)抗凝雪低溫一線。為確保打贏抗凝凍,、保民生,、保生產(chǎn)、保生活,、保安全這場戰(zhàn)役,,從江縣民政局啟動應急預案,主動作為,。強化措施,,防范應對工作,加強值班備勤,,強化與各鄉(xiāng)鎮(zhèn),、公安、衛(wèi)生,、應急等部門聯(lián)動機制,,確保做好及時應急救援,做好滯留車輛,、人員的安置服務和困難群眾的生活保障工作,。從江縣民政局在全縣交通路口,縣城汽車站,,高鐵站,,高速路口設有臨時救助點10個,為滯留的400余名旅客提供安全保障服務。
黔南州:全力保障困難服務對象基本生活
黔南州全力應對低溫雪凝天氣,、確保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啟動低溫雪凝天氣應急專項行動方案,成立專項行動小組,,以局主要領導為組長,,局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并明確責任和分工,,確保應急處置,、綜合協(xié)調和后勤保障工作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到位,。及時發(fā)放通知,要求縣(市)民政部門高度重視低溫雪凝防范應對,,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加大物資儲備,確保應急不斷檔,。提前備好棉衣,、棉被,、照明,、取暖、大米,、食油,、方便面和飲用水等物資,確保救助及時,、滿足需求,。同時,要求增設臨時救助點,,主動救助,,全州除救助站外,已在高速路口,、主要干道,、汽車站、火車站增設78個臨時救助點,,通過微信,、微博公布救助電話、救助流程,、救助地點和聯(lián)系人,,安排人員24小時值守。加強對城鄉(xiāng)特困人員監(jiān)管救助。關注農(nóng)村敬老院,、城市福利院的集中供養(yǎng)對象,,加強對光榮院、優(yōu)撫醫(yī)院,、救助站等民政福利及優(yōu)撫機構的用火,、用電、消防安全管理,,重點保障老,、弱、病,、殘,、孕特殊群體在福利機構的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加強對分散供養(yǎng)的五保戶,,城鄉(xiāng)特困戶,、低保對象、重點優(yōu)撫對象,、留守老人和兒童等對象的監(jiān)管照顧,,確保不出現(xiàn)非正常情況。
獨山縣民政局迅速救助困難群眾,。及時將棉被,、面包、方便面,、礦泉水,、開水等物品,送到困難群眾手中,,彰顯“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情懷,。在應對低溫凝凍天氣工作部署會上,要求增強“四個意識”,,立即行動起來,,以人民為中心,將人民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應救全救,,救助及時,確保困難群眾不挨餓,、不受凍,。全面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減少低溫凝凍天氣造成的損失,。為應對近期的低溫凝凍天氣,,縣民政局在高速公路出口、汽車站、火車站等三個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搭建帳篷設置了臨時救助點,,并隨時加強對街面,、涵洞、橋腳等地方的巡查,,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必要的熱水,、食品、棉衣等物品,,讓救助人員不受餓,、不受凍。
龍里縣民政局立急召開緊急部署會議調度抗凝凍,、保民生工作,。龍里縣民政局啟動低溫凝凍防范應對方案,開展應急處置,。加強值班應急值守,,共分三個組輪流值班值守,每個組組長均由班子成員任組長,。做好救助物資儲備,,設立3個臨時救助點,做好應急救助工作,,確保及時對因災滯留人員,,街面流浪乞討人員等進行救助。目前分別在夏蓉,、貴新高速收費站和龍里縣客車站設置臨時救助點共3個,,救助點實行24小時值班,每個救助點安排專人和物資,,物資有棉被、棉衣,、棉鞋,、方便面、面包,、餅干,、旺旺雪餅等。派出3輛車在縣城區(qū)開展巡查,。目前出動巡查救助車13次,,人數(shù)49人次,發(fā)放棉被10床,、棉衣15件,、棉鞋20雙。
銅仁市:
沿河民政局多措并舉開展抗凝凍保民生工作。多措并舉積極開展應對低溫凝凍天氣民生保障工作,。加強組織領導,,組織召開應對低溫雨雪凝凍天氣安全防范工作安排部署會,成立低溫凝凍天氣防范應對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綜合調,、物資保障、應急救援,、査災核災和信息報送等工作組,。下發(fā)緊急通知,迅速啟動凝凍應急響應預案,,全面部署抗凝凍災害救助工作,。實施重點救助,要求鄉(xiāng)(鎮(zhèn),、街道)社會事務辦,、救助站重點關注低保戶、五保戶,、困難殘疾人家庭以及農(nóng)村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等群體,確保在糧食,、衣被,、住房、御寒等方面的救助工作,,重點防止流浪乞討人員挨餓受凍,。
江口縣主動作為,超前安排部署,。為全面做好“抗凝凍,、保民生”工作,江口縣民政局立即成立了抗凝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做好低溫雪凝防范應對工作的緊急通知,,加強民政重點對象和滯留人員救助工作,保證所有群眾不挨餓受凍,,安全過冬,,要有災及時報,無災報平安,。并送去了方便面,、礦泉水、面包等物資,。
畢節(jié)市百里杜鵑:千方百計確保老人安全溫暖過冬
百里杜鵑民政局全力加強敬老院服務管理,。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做好老人思想疏導工作,勸導老人盡量少去甚至不去室外活動,,嚴防發(fā)生摔傷事故,。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認真做好食品留樣登記工作,。隨時提醒院民增加衣被,,解決好老人吃飯、取暖,、食品安全,、個人衛(wèi)生等問題,千方百計確保老人安全過冬,、溫暖過冬,。
安順市關嶺縣:及時開展救助工作
關嶺縣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應對低溫雪凝天氣。成立應急領導小組,,提前下?lián)芫戎镔Y,,加強物資儲備,加強應急值守,,繼續(xù)做好應急值守,,值班人員按要求做好信息記錄,要求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及時對困難群眾開展救助,,確保困難群眾不挨凍受餓,。加強與交通部門對接,出現(xiàn)封路及時設置寒冬送溫暖的臨時救助點,,為旅客提供救助,。救助站加強巡查,對流浪乞討人員及時開展救助,。
威寧縣:為生活困難人員編密織牢溫暖過冬網(wǎng)
入冬以來,,威寧自治縣救助管理站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全面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活動,,為生活無著落等流浪乞討人員編密織牢溫暖過冬網(wǎng)。積極部署,,建立部門聯(lián)動機制,成立威寧自治縣民政局“寒冬送溫暖”領導小組,,制定印發(fā)了“寒冬送溫暖活動”專項救助活動實施方案,,召開“寒冬送溫暖”工作部署會議,增加棉被,、棉衣,、保暖內(nèi)衣褲,、帳篷、食物等過冬物資儲備,,確保流浪乞討人員有飯吃,、有衣穿、有場所避寒,。建立威寧縣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聯(lián)席會議,,明確民政、衛(wèi)計,、公安等部門職責,,健全部門聯(lián)動協(xié)調機制,研究,、協(xié)調,、解決在開展送溫暖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強化措施,,整合資源擴大求助力量,,加大宣傳,通過媒體報道,、今日頭條,、微信等方式廣泛宣傳救助工作,引導公眾客觀理性認識和支持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利用全國救助管理信息系統(tǒng)和全國救助尋親網(wǎng)發(fā)布渠道,,幫助受助人員尋親。在全縣各主要街道口設置救助引導牌,,公開24小時救助電話,。擴大巡查救助范圍和頻率,重點巡查城區(qū)的大街小巷,、商鋪屋檐下,、ATM柜員機旁、橋梁,、郊區(qū)臨時搭蓋的簡易房,、廢棄的舊房子、車站門口等流浪乞討人員聚集的地方,。增設開放式臨時救助點,,在城區(qū)流浪乞討人員、外來務工人員集中活動區(qū)域備足御寒物品,,方便流浪乞討人員,、露宿人員就近受助避寒。對不愿入站也不愿到救助點接受幫助的流浪乞討人員,,積極宣傳救助政策和勸導引導,,還是不愿意接受的,,現(xiàn)場發(fā)放棉被、棉襖,、面包等御寒衣物和食品,,同時告知救助熱線,以便隨時進站接受救助,。(根據(jù)貴州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