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項幫扶政策正讓平輿縣十字路鄉(xiāng)十字路村貧困戶秦雪立家的生活越來越有保障:夫妻倆納入低保,,每人每月154元,;妻子申請了慢性病補助;女兒在學校享受營養(yǎng)餐補貼……“黨的政策好,,生活困難有人管,,好日子有奔頭,。”5月14日,,秦雪立高興地說,。
2017年以來,全省各級民政部門下大氣力補短板強弱項,,農村低保,、特困人員供養(yǎng)、醫(y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救助政策,,構建了全方位的兜底脫貧政策體系,托起了困難群眾的幸福底線,,像秦雪立這樣的困難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織牢困難群眾“兜底網”
70多歲的南樂縣西邵鄉(xiāng)五花營村村民劉麥田,,與患病老伴和10歲的孫子相依為命。村“兩委”為他們一家3口申請了低保,。劉麥田表示:“每月400多元的補助,,顧著我們過日子的花銷。”
如今,,越來越多像劉麥田這樣的困難群眾,,享受到了黨和政府的低保救助。記者了解到,,為精準認定農村低保和兜底保障對象,,省民政廳廣大黨員干部主動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走訪調研,,開展侵害群眾利益腐敗問題專項治理,,使符合條件的貧困群眾“應扶盡扶,應保盡?!?。
河南省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fā)政策有效銜接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去年實現(xiàn)農村低保標準和國家扶貧標準“兩線合一”,。低保貧困戶,、特困戶占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比例達63.6%,有效兜住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底線,。
此外,,河南省加大對特困人員(原五保老人)兜底保障,在提高生活標準的同時,,投入7.2億元對全省近2000所農村敬老院改造提升,,讓50萬特困人員生活無憂。
撐起健康“保護傘”
“大病一場,,小康泡湯”,,因病致貧返貧是脫貧攻堅工作中的難點,。如何破解這一“老大難”問題,?
河南省出臺相關政策,不僅把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醫(yī)療救助范圍,,還對經基本醫(yī)療保險,、大病保險、困難群眾大病補充保障報銷后剩余部分的合規(guī)費用,,通過民政醫(yī)療救助再給予不低于70%的報銷比例,,建立了牢固的困難群眾四層醫(yī)療保障網。
民權縣老顏集鄉(xiāng)閆南村貧困戶老樊,,去年因病住院,,共花費43萬多元?!案黝愥t(yī)保和醫(yī)療救助共報銷37萬多元,。”老樊的家人說,“出院結算時,,該報銷的錢直接扣除,,只掏自付的一部分?!?/p>
醫(yī)療救助為困難群眾看得起病,、看好病增加了一道“安全網”,有效減輕了困難群眾就醫(yī)負擔,。去年,,全省共支出醫(yī)療救助金11.5億元,資助860萬困難群眾參加基本醫(yī)保,,救助困難群眾92.4萬人次,。
雪中送炭“救急難”
泌陽縣馬谷田鎮(zhèn)王莊村村民劉安營在廣東東莞務工期間,因液化氣管泄漏發(fā)生爆炸全身嚴重燒傷,。高額的治療費,,幾乎壓垮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鎮(zhèn)民政所和縣民政局雪中送炭,,為其發(fā)放臨時救助金11500元,。
河南省將“救急難”作為重點工作,列入“河南省特殊救助脫貧實施方案”,,對意外傷害,、重大疾病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個人,給予臨時救助,,幫他們渡過難關,。全省去年臨時救助29.2萬人次,發(fā)放救助資金2.28億元,。
社會組織,、慈善組織和社會工作者等社會力量,也積極助力脫貧攻堅戰(zhàn),。僅省慈善總會去年就接受捐贈款物10.14億元,,發(fā)放救助款物11.08億元,救助和幫扶困難群眾15.28萬人次,。(根據(jù)河南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