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堅守“為民愛民”本色
褚建明
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內(nèi)涵豐富,思想深邃,飽含著深厚的為民愛民情懷,為做好新時代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每一個民政人都應牢記心中,始終堅守民政人的“為民愛民”本色和情懷,才能做好基層民政工作,才能把黨和政府的愛民之心、親民之義和為民之舉落到實處。
要遵守民政各項規(guī)章制度,嚴守民政紀律是對民政人的基本要求。民政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的工作。由于工作需要,掌管著低保金、福利彩票公益金和慈善基金等款物。這些錢是救急救命的,民政干部要嚴格按政策辦事、按程序辦事。以低保為例,究竟誰該保誰不該保,并不是民政干部說了就能算數(shù)的,而是要看居民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是否符合享受低保的條件。符合享受低保的條件,都應納入低保范圍。不符合享受低保的條件,不管是誰,都無權享受低保。如果把不該保的保了,那就嚴重違背了低保政策,甚至會引發(fā)群體性事件。所以要遵守民政各項規(guī)章制度,嚴守民政紀律,吃透和把握好政策,才能把這些錢花好,才能讓黨和人民放心、滿意。
對群眾有深厚的愛,才是合格民政人。民政工作是直接為群眾服務的,是為群眾排憂解難的。這種工作性質,決定了要當好民政干部和做好民政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對群眾有深厚的愛。只有心里裝著群眾,時刻想著群眾,視人民群眾如親人,才會有高度責任感,把為人民群眾解決困難作為頭等大事。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都要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做到“思民之所想,憂民之所愁,急民之所難,辦民之所需”,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真正做到以情系民生為榮,以關注民生為樂,以服務和改善民生為己任,堅持以設身處地之心體會老百姓的困難,以情同手足之親關心老百姓的疾苦,開創(chuàng)基層民政工作新局面。
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奉獻愛心。民政干部需要樹立服務意識。基層民政干部常年同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打交道,工作條件比較艱苦,待遇也比較低,工作任務相當繁重和艱巨,確實很不容易。工作中對群眾多一分關心體貼,生活中對他人多一點無私幫助,這些都是為民服務的表現(xiàn)。俗話說:“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只有牢固樹立服務意識,才能愛崗敬業(yè),在工作思路、任務部署和落實措施上,堅持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把為人民群眾做好事、解難題作為職業(yè)道德、工作要求和檢驗標準,貫穿每一項民政業(yè)務全過程,落實到基層民政工作目標任務的方方面面,并體現(xiàn)到每一個民政對象的身上,在平凡的基層民政工作崗位上傾注真情、奉獻真愛,為做好新時期基層民政工作建功立業(yè)。
(作者單位:河南省汝陽縣民政局)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