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牛獎”王勝林和全國勞模劉黔說…
“來了來了,是王勝林和劉黔。”4月3日下午4點半剛過,在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到達大廳的接機人群中,突然傳來一陣喧嘩,他們迎來了此行等待的主角——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民政局麻風村負責人王勝林和貴州省民政廳信息中心工勤人員劉黔。
民政部“孺子牛獎”獲獎者、全國民政系統(tǒng)勞動模范王勝林
就在前一日,在北京召開的第十四屆全國民政會議上,王勝林獲頒民政部最高獎項“孺子牛獎”,并與獲頒“全國民政系統(tǒng)勞動模范”的劉黔一同受到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地親切接見。
接機現(xiàn)場,貴州省民政廳相關領導和同事特意準備了鮮花來歡迎他們二人回家。對于這次獲得“孺子牛獎”,年逾四十不惑的王勝林也坦言自己“一度落淚”:
“我家三代人祖祖輩輩都守候在麻風村,這是我第一次出遠門到了北京天安門,心里十分激動,忍不住掉下了眼淚。”王勝林也說,這次獲獎收到了非常大的鼓舞,未來也將更加用心在麻風村的工作中。“村里有很多沒有子女的麻風病患老人,生活比較艱難,我要繼續(xù)努力,把村里的孤寡老人一直好好地照顧下去。”
全國民政系統(tǒng)勞動模范劉黔
而作為優(yōu)秀的基層扶貧工作代表,劉黔說,“能評上勞動模范,是激勵更是鞭策,我作為退伍軍人,革命軍人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不管今后在哪里,都將努力工作。”
延伸閱讀:
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由于醫(yī)學的局限,人人談“麻”色變,為了防止疾病傳染,政府只能把麻風病患者集中在遠離人群的地方集中供養(yǎng),于是,在三都水族自治縣三合鎮(zhèn)的大山深處,形成了一座與世隔絕的“麻風村”。
當時,一名叫做王玉春的小伙看到這些無依無靠的老人,主動承擔起了照顧麻風病患的擔子,開啟了王家三代人與麻風村的羈絆。
1996年,十六歲的王勝林接過了麻風村負責人的職務,這一干就是22年。他把全部精力和愛心投入到了麻風村的工作中,家里的大小事,反而只能靠年邁的老母親和妻子來承擔。
就在2018年10月26日的一個下午,王勝林在給麻風村老人們安裝水泵發(fā)電機,不慎摔下二十多米的山崖,造成身體多處重傷,在入院之際,還在擔心“誰能給麻風村的老人們送米送油?”、“麻風村的照明用電該怎么解決?”……
這次參加全國民政會議,王勝林全程坐著輪椅,他說,“我還有兩個月就可以康復,到時候可以繼續(xù)為麻風村的老人們做事了。”(記者 吳蔚 王彬)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