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來“相濡以沫夫妻情”——浙江省安吉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朱璟
朱 璟
今年6月22日—24日,浙江省安吉縣開展集中補領(lǐng)婚姻登記證工作,作為一名婚姻登記處的工作人員,我與志愿者一起走進集市、公園,在老年人聚集處開展了為期三天的清晨集中宣傳。與此同時,婚姻登記處也迎來了一對對感人的補證故事。
滿載59年的溫馨回憶
6月23日上午9點多,婚姻登記處迎來了一對老夫妻。李大伯穿著整齊的白襯衫,每一個扣子都一絲不茍的扣著,上衣口袋中斜插著一支水筆。穿著素色連衣裙的王阿姨從包中小心翼翼地取出兩張老式結(jié)婚證。
工作人員仔細端詳結(jié)婚證,沒有照片,大紅的囍字背景鮮花簇擁,落款的章署著人民委員會。辦理業(yè)務(wù)的間隙,王阿姨主動和登記員分享了他們的幸福生活,原來李大伯是小學(xué)老師,老伴是早年供銷聯(lián)社的售貨員,一路相扶相攜走過了59年。“我們是1963年結(jié)婚的,半個世紀了,沒紅過臉,昨天在菜場看到宣傳單,今天就來趕個時髦、補個證,關(guān)鍵是這個證有照片。”王阿姨拿著新舊兩份結(jié)婚證比對著說,一邊掏出了帶來的糖果向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失而復(fù)得的結(jié)婚證
6月24日上午10點左右,窗外的雨不停歇地下著,一對老夫妻撐著藍格子的天堂傘,手中攥著一個小袋子,有些焦急地來到了大廳。經(jīng)過工作人員的電子查檔,看到了夫妻倆當時的登記信息。
因為結(jié)婚證找不到了,在補結(jié)婚證的同時,張阿姨一直在埋怨老伴,從阿姨絮絮叨叨的表述中得知,原來1964年出生的李大伯和張阿姨是20世紀80年代結(jié)的婚,隨著城市變遷,老屋拆了,家也跟著搬了兩次,那本壓箱底的結(jié)婚證也不記得是什么時候弄丟了。幾天前,張阿姨鍛煉時看到宣傳單,就急匆匆地照著宣傳單留下的地址趕來了。拿著新的結(jié)婚證,端詳著上面的合影,阿姨兩眼有點濕潤,轉(zhuǎn)頭和老伴說:“這一晃40多年了,咱倆終于又有證了。”
嶄新圣潔的結(jié)婚證
7月28日下午2點,安靜的大廳突然間傳來一陣喧囂,大門處涌進了一撥人,男男女女還夾雜著小孩的聲音。王阿姨手中拎著一袋糖果,一邊分發(fā)給在場的每一個工作人員,一邊說:“喜糖,沾沾喜氣。”一旁滿地跑著玩耍的孩子滿臉歡喜,大聲向父母喊著:“外婆外公終于結(jié)婚了。”
在莊嚴的國旗國徽下,工作人員為這對老夫妻進行了頒證儀式,王阿姨接過兩個紅本本,摩挲半晌后小心翼翼地收進布兜中。原來,早在10多年前,都因意外喪偶的陳大伯和王阿姨經(jīng)人介紹后開始了搭伙過日子,這一搭伙就是10來年。6月發(fā)補證宣傳單時,孩子們帶回來一張,經(jīng)過全家慎重考慮,決定陪他們來補一張遲到的結(jié)婚證。陳大伯忸怩地擺著滿是老繭的手,說:“我說不要辦了,孩子們說一定要辦,都這么大年紀了,麻煩你們了啊。”隨著一撥人離開候登大廳,隱隱聽到一個年輕的女聲傳來:“光明正大的,爸,你們早就該辦了。”
補領(lǐng)婚姻登記證,是浙江省規(guī)范婚姻登記信息共享應(yīng)用,推進減證便民的一項有力措施。在我們的積極宣傳下,不少市民來到婚姻登記處進行補證,每一對補證的群眾背后都有著一段段或深情、或曲折的故事。我在婚姻登記崗位工作了4年,在這里見過相濡以沫、也見過閃婚閃離,見過糾結(jié)萬分、也見過快刀斬亂麻,但更多地還是感動與感悟,婚姻是神圣的、美好的、幸福的,記錄下來這些美好故事,展示幸福婚姻百態(tài),是我們婚姻登記工作者的責(zé)任與義務(wù)。
(作者單位:浙江省安吉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