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陽區(qū)各街道:嚴格管理與溫情服務結合 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當前,嚴防境外疫情輸入成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北京市朝陽區(qū)緊緊盯住社區(qū)防控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嚴格管理與溫情服務結合,織密織牢境外疫情輸入防控網。
團結湖街道
一信:多渠道提前了解外籍人員返京信息,及時送達《致在京外國人的一封信》,宣講防疫政策常識、解釋防疫措施、普及防疫相關法規(guī)。
一書:勸導重點國家到京人員簽訂《居家觀察同意書》,應簽盡簽、一戶不漏。
一圖:針對街道外籍人員散居特點,依托網格化平臺,以社區(qū)為單位,按照樓宇進行劃分,設立外籍人員一覽圖,動態(tài)監(jiān)測社區(qū)外籍人員居住情況。
一冊:綜合分析每名外籍人員的信息,一人一手冊,建立管理臺賬,依據個人—社區(qū)—街道三級管理機制,加強外籍人員健康監(jiān)測。
一控:嚴格按照外籍人員返京規(guī)定,做好外籍人員居家觀察管理,確保觀察期間不出戶。
一疏:抽調外語人才成立外籍人員志愿服務隊,采取“專業(yè)+志愿”形式開展外籍人員居家觀察服務,幫助外籍觀察人員解決需求。通過防疫微信公眾號、社區(qū)報、宣傳海報等途徑傳遞“中國信心”,宣傳“北京聲音”,推送“小暖文”“防疫漫畫”等,疏導外籍人員心理。
將臺地區(qū)
摸排到位,底數清。針對外籍人員開展專項入戶摸底走訪,對未返京的外籍人員,加強同派出所、物業(yè)、房屋中介等單位聯系,盡全力聯系到住戶,摸清入境意向,做好疫情防控政策宣傳。
暖心服務,居家安。指派專人為居家醫(yī)學觀察外籍家庭提供服務:陽光上東社區(qū)成立工作小組,定期詢問居家醫(yī)學觀察人員服務需求,核實居家醫(yī)學觀察情況;麗都社區(qū)為居家醫(yī)學觀察的外籍居民提供防護用品,對身體不適人員協(xié)助就醫(yī),還聯系社會單位贈送餐食。
發(fā)揮優(yōu)勢,溝通暢。選派懂外語的社區(qū)工作者加強同外籍人員交流,將防疫相關通告、通知、指示牌等內容翻譯成中英文對照版本,方便同外籍人員溝通。招募懂外語的志愿者,解決語言交流問題。
金盞地區(qū)
建立全天候聯絡機制和專人負責機制,公布村和社區(qū)聯絡人電話,建立疫情聯絡微信群,確定緊急聯絡員。
金盞嘉園第二社區(qū)制定《關于外籍人員疫情期間回京防控預案》,提醒外籍人士關注疫情防控官方信息,并告知緊急情況求助方式,引導外籍人士增強自我防護意識。積極動員外籍人士和會外語的居民加入群防群控的一線隊伍,幫助解決溝通障礙。
成立“貼心”志愿服務隊,對于正在居家觀察的外籍人士,加強日常聯系,幫助其解決生活方面的實際困難。
(轉載自“北京組工”微信公眾號2020年3月14日消息,標題和內容略有改動)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