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行動”,,讓貧困人口心理“脫貧”
——訪陜西鳳翔縣青春驛站
“在電視上看到的城里人玩的戶外拓展,沒想今天在村里也能玩了,,還第一次和幫扶干部手牽手,。”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城關鎮(zhèn)六營村的貧困村民寧曉誼和幫扶干部張宇洲一起參加“龍行千里”團體游戲,他這樣分享參加心理團體輔導游戲的心情,。
陜西省鳳翔縣青春驛站在參與脫貧攻堅中,,充分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聚焦“扶志”,,精準對接貧困群眾的心理需求,,打造了“粉色行動”——農(nóng)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心理綜合能力提升項目。服務團隊包括社會工作者和心理咨詢師等專家志愿者和大學生志愿服務隊,,通過個案心理疏導,、心理團體輔導、潛能開發(fā),,按計劃,、有步驟地為貧困戶進行心理疏導,激發(fā)他們脫貧致富的內(nèi)生動力,。從2017年4月起,,相繼在鳳翔縣25個農(nóng)村社區(qū)開展心理幫扶工作,“解心鎖”“做疏導”“農(nóng)民運動會”“講述我的故事”“雛鷹助飛”等一系列心理扶貧活動,,牽住了“智志”雙扶的“牛鼻子”,,讓貧困人口先從心理上“脫貧”,繼而走向全面脫貧,。
開心智 送信心
與寧曉誼一起參加活動的,,還有其他50名貧困群眾,他們熱情高漲,,歡聲笑語“嗨”翻了寧靜的鄉(xiāng)村,。這是“粉色行動”項目之一的心理團體輔導,針對一些貧困戶存在的“將就過”“等靠要”等心理,,志愿者注重心理因素和外部因素相結(jié)合,,傾聽貧困戶的心聲,通過“兩人三足行”“背夾氣球”“蒙眼攙扶”“搭建紙牌屋”等“我也行”的心理“暗示”,,引導貧困群眾和左鄰右舍相互協(xié)作,、相互配合,,強化交流、分享,、溝通,,增進鄰里感情,。項目志愿者先后在全縣12個鎮(zhèn)23個村,,為850戶貧困群眾開展心理團體輔導 25次,有效激發(fā)了貧困群眾迎頭趕上,、致富奔小康的內(nèi)生動力,,320戶貧困群眾在“增強信心、肯定自我,、擺脫消極”等方面有了極大改善,。
解煩憂 送溫暖
“智志”雙扶既要“大水漫灌”,最大限度將心理健康服務覆蓋到貧困人口,,培養(yǎng)其積極向上的信心,,也要針對個體心理需求“精準滴灌”,讓一些特殊群體或特殊需求得到個性化的輔導,,從而擺脫心理問題的困擾,。城關鎮(zhèn)豆腐村劉某孩子的“吃手”毛病困擾她多年了,心理咨詢師薛丁橋與劉某結(jié)成幫扶對子,,重點關注孩子的問題,,經(jīng)過多次輔導,孩子吃手的壞習慣逐步改善,,劉某也不再焦慮,,把心思更多放在致富上了。
青春驛站對全縣320戶貧困家庭建立了心理檔案,,定期開展“心理蘋果樹”心理輔導,。5名專業(yè)志愿者“一對一”對接120 戶貧困家庭,每周上門疏導一次,,用專業(yè)知識和真誠關愛,,一步步打開他們“心結(jié)”,讓心理“蘋果”植根心靈,,開枝散葉,。
“精準滴灌”瞄準貧困群眾的心理“軟肋”,使“心理蘋果樹”逐步結(jié)出 “正果”,。截至目前,, 160戶貧困戶走出了自卑、困惑的泥潭,,動起了奮發(fā)圖強的腦筋,。
增親情 助友情
糜桿橋鎮(zhèn)五曲灣村是一個貧困村,,青壯村民大多在外務工,留守在家的老年人不同程度存在交流障礙,?!胺凵袆印睂<医M亢小翔和志愿者集思廣益,決定對癥下藥,,確定以“農(nóng)民運動會”等群體性活動為切入點,,邀請駐村工作隊的幫扶干部們參與,開展以分享和參與為目標的專業(yè)化輔導,。
亢老師和志愿者,、駐村工作隊走進了五曲灣村,“抬著走”“背背跑”“多人多足跑”等趣味運動項目引爆了村民的熱情,。心理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游戲包含的“心理暗示”傳導給參與者,同時鼓勵參與人員分享心得,,逐步提升參與者自尊,、接納、合群的心理,。像這樣以貧困群眾為主體,,鄰里鄉(xiāng)黨熱情鼓勁、幫扶干部主動參與的“農(nóng)民運動會”,,在互動中增進了鄰里親情,,拉近了幫扶感情,成效明顯,。目前全縣360戶貧困群眾參與了輔導,,參與的幫扶干部達到150人次。
激志氣 送勇氣
如何激發(fā)脫貧內(nèi)生動力,,專家組確定了“講述我的故事”——個人分享生活體驗和感受的輔導方案,,引導村民樹立正確的理念和認知,培養(yǎng)社會歸屬感,、自我價值認同和自信心,,找到內(nèi)在的脫貧致富動力。
“人生的價值在哪里,,幸福是什么,?”面對志愿者提出的問題,姚家溝清渠村的村民陷入了沉思,。在社工分50多歲因病致殘的村民,,在講述自己做鄉(xiāng)村醫(yī)生的故事時,眼睛充滿了光彩,,自信溢于言表,。身有殘疾的他,,在各項政策的扶持下,沒有等靠要,,堅持不斷努力,,生活狀況逐步改善。
“講述我的故事”通過村民身邊的勵志人物現(xiàn)身說法,,感染和引導貧困群眾擺脫往日的不幸和挫折,,樹立積極生活態(tài)度。這樣的活動,,先后開展了8場次,,有效化解了村民因特殊事件引發(fā)的消極,、缺乏內(nèi)生動力問題,,“我要脫貧”的信念和陽光心態(tài)逐步增強。
助飛翔 圓夢想
對于困境兒童,,志愿者團隊開展“一對一”結(jié)對幫扶,、愛心捐贈等系列行動,在生活和精神上無微不至地照料和陪伴,,每月帶著生活用品和食品上門,,為孩子們洗頭換衣、輔導作業(yè),、捐款捐物,、傾聽心聲,通過小游戲,、講故事,,幫他們樹立自信,形成樂觀心態(tài),。團隊志愿者先后與65名困境兒童結(jié)成“同心助成長,、助夢暖童心”的愛心幫扶對子。兩年來,,社會愛心人士,、公益組織、愛心企業(yè)的幫扶資金和物資共計34萬余元,。
志愿者團隊“精神扶貧”為先導,,以“點亮心燈”為抓手,趟出了精準幫扶的新路子,,有效解決了一些貧困群眾存在的意志缺乏,、動力不足等問題,增強了他們脫貧致富的內(nèi)生動力,。截至目前,,在已開展過“粉色行動”的村組,,已有560戶轉(zhuǎn)變了“等靠要”的消極觀念 加入到了致富奔小康的行列。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